ABS塑料是(A)-丁二烯(B)-(S)的三元共聚物。它综合了三种组分的性能,其中具有高的硬度和强度、耐热性和耐腐蚀性;丁二烯具有抗冲击性和韧性;具有表面高光泽性、易着色性和易加工性。上述三组分的特性使ABS塑料成为一种“质坚、性韧、刚性大”的综合性能良好的热塑性塑料。
调整ABS三组分的比例,其性能也随之发生变化,以适应各种应用的要求,如高抗ABS、耐热ABS、高光泽ABS等。ABS塑料的成型加工性好,可采用***、挤出、热成型等方法成型,可进行锯、钻、锉、磨等机械加工,可用等粘接,还可进行涂饰、电镀等表面处理。
ABS塑料还是理想的木材代用品和建筑材料等。ABS塑料强度高,轻便,表面硬度大,非常光滑,易清洁处理,尺寸稳定,抗蠕变性好,宜作电镀处理材料。其应用领域仍在不断扩大。
ABS塑料在工业中应用极为广泛。ABS注塑厂家经常使用ABS材料进行制作壳体、箱体、零部件、玩具等应用于汽车工业、电气仪表工业、机械工业、家用电器、家用电子设备、日用品、电镀制品等领域。挤出制品多为板材、棒材、管材等,可进行热压、复合加工及制作模型。
齿轮的发展历史
早在公元前350年,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文献中对齿轮有过记录。公元前250年左右,数学家阿基米德也在文献中对使用了涡轮蜗杆的卷扬机进行了说明。在现今伊拉克凯特斯芬遗迹中还保存着公元前的齿轮。
齿轮在我国的历史也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远在公元前400~200年的中国古代就已开始使用齿轮,在我国山西出土的青铜齿轮是迄今已发现的古老齿轮,作为反映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指南车就是以齿轮机构为核心的机械装置。15世纪后半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全才列奧纳多.达芬奇,不仅在文化艺术方面,在齿轮技术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经过了500年以上,现在的齿轮仍然保留着当时素描的原型。
直到17世纪末,人们才开始研究能正确传递运动的轮齿形状。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以后,齿轮传动的应用日益广泛;先是发展摆线齿轮,而后是渐开线齿轮,一直到20世纪初,渐开线齿轮已在应用中占了优势。其后又发展了变位齿轮、圆弧齿轮、锥齿轮、斜齿轮等等。
现代齿轮技术已达到:齿轮模数0.004-100毫米;齿轮直径由1毫米-150米;传递功率可达十万千瓦;转速可达十万转/分;圆周速度高达300米/秒。 国际上,动力传动齿轮装置正沿着小型化、高速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特殊齿轮的应用、行星齿轮装置的发展、低振动、低噪声齿轮装置的研制是齿轮设计方面的一些特点。
塑料齿轮行业颁布国内标准
然而一直以来,在塑料齿轮发展应用日益壮大的今天,我国却没有塑料齿轮标准,特别是缺失基本的塑料齿轮精度标准,这严重制约着我国塑料齿轮行业的发展。目前塑料齿轮与发达***制造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从而造成我国仍需从国外进口大量塑料齿轮的被动局面。想要突破这一困境,就需要从齿轮产品设计、塑性材料研发、注塑模具设计制造、新型注塑设备与新的注塑工艺研究和齿轮检测与实验等多方面着手研究,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但由于设计要求、制造方法、应用场所等方面塑料齿轮与金属齿轮的差异较大,因而塑料齿轮自身精度标准的制订存在相当的复杂性,成为中国齿轮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推动行业整体发展
注塑成型塑料齿轮精度标准为产品的计量检测和等级判定提供标准依据,有利于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从而引导产品有序竞争、健康发展,并推动持续创新和行业技术进步。既可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建立良性市场秩序,助推产业技术进步,又能为企业拓宽采购渠道、减少对外依赖、提高工作时效、大幅降低采购和维修成本。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深入研究了ISO1328标准以及日本、美国、德国的相关标准,综合考虑国内的产业情况,确定本标准中的内容,保证了本标准的***性。***齿轮标准化技术秘书长王志刚说,该标准的制定相当不易,从2015年立项到今天完成,历尽坎坷,这是中国塑料齿轮行业的一个集大成的总结。他希望小模数塑齿领域有更多创新,下一步期待在塑齿强度与寿命试验的标准化方面有所突破。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