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电阻片及其引线的对地绝缘电阻,用1000V兆欧表测量引线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其值不应小于10MΩ。
互联箱闸刀(或连接片)接触电阻和连接位置的检查
连接位置应正确无误。
电缆线路直流电阻、正序阻抗、零序阻抗测量、电容测量作为新建线路投入运行前和运行中的线路连接方式变动后,有关计算(如系统短路电流、继电保护整定值等)的实际依据。
8.2试验周期
交接试验。
8.3试验方法
与架空线路参数相同。因为电缆的正序电容和零序电容相同,故通常只用导体与金属屏蔽间的电容表示。
电缆线路参数测量更多见:电缆线路参数试验 专题
9. 红外及接地电流检测
用红外热像仪测量,对电缆终端接头和非直埋式中间头进行测量,分两种类项缺陷:
电流致热型缺陷:电缆终端接头的金属导体
电压致热型缺陷:终端接头应力锥的中后部位;非直埋式中间头
电流致热型缺陷判据:
一般缺陷:电缆终端接头的金属导体相对温差小于15K;
严重缺陷:电缆终端接头的金属导体热点温度大于80℃;或相对 不平衡率gt;80%;
危急缺陷:电缆终端接头的金属导体热点温度大于110℃;或相对 不平衡率gt;95%
电压致热型缺陷判据如下:均为严重缺陷,上报设备部和试研院
施工要点
电缆输送机与滑车搭配使用,根据电缆的型号、规格选取电缆输送机与滑车。
一般每隔20米左右放置一台电缆输送机,每隔3~4米放置1个滑车。
在隧道内拐弯、上下坡等地方应额外增补电缆输送机,并加设专用的拐弯滑车。在比较特殊的敷设地点,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增加电缆输送机。
全部机具布置完毕后,试运转应无问题。
电缆盘处设1~2名有丰富经验人员负责施工,检查外观有无破损,并协助牵引人员把电缆端头顺利送到井口下。
电缆盘应配备制动装置,它可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能够使电缆盘停止转动,有效的防止电缆受损伤。
敷设过程中,局部电缆出现余度过大情况,应立即停车处理后方可继续敷设,防止电缆弯曲半径过小或撞坏电缆。
电缆敷设的速度要求6m/min。
电缆线路的裕度按照设计要求预留。
电缆敷设后,应根据设计要求将电缆固定在电缆支架上,如采用蛇行敷设应按照设计规定的蛇形节距和幅度进行固定。
监理要点
技术参数:
电压 (Um)
系统(kV): 123 145 170
绝缘水平:
- 雷电冲击电压 (kV) 550 650 750
- 1分钟工频耐压(kV) 230 275 325
产品特点:
-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每个产品出厂之质量
-根据电缆尺寸度身定作中间头主体保证长期运行可靠性
-可提供螺栓式出线杆以方便高空施工
-完备的专用工具选择,
保证安装效率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