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结构件-粉末冶金
金属粉末***成型技术(Metal Injection Molding,简称MIM技术)是集塑料成型工艺学、高分子化学、粉末冶金工艺学和金属材料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与交叉的产物,利用模具可***成型坯件并通过烧结快速制造高密度、高精度、三维复杂形状的结构零件,能够快速准确的将设计思想***为具有一定结构、功能特性的制品并可直接批量生产出零件,是制造技术行业一次新的变革。该工艺技术不仅具有常规粉末冶金工艺工序少、无切削或少切削、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而且克服了传统粉末冶金工艺制品密度低、材质不均匀、机械性能低、不易成型薄壁、复杂结构的缺点,特别适合于大批量生产小型、复杂以及具有特殊要求的金属零件。例如:提高工具、轴承等的硬度和耐磨性,提高弹簧的弹性极限,提高轴类零件的综合机械性能等。2017-2018年MIM行业的新技术趋势
MIM(Metal Injection Molding,金属***成型)虽然是一个小行业,相关从业人员不超过几百万;有趣的是,MIM却影响了大行业,卡托曾经于2012~2016采用MIM来制作的”爆品”零件,那是影响了数十亿用户啊!那么2017-2018年,MIM又会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亮点?2、退火的目的:①改善或消除钢铁在铸造、锻压、轧制和焊接过程中所造成的各种***缺陷以及残余应力,防止工件变形、开裂。
1.气态草酸催化脱脂-下一代催化脱脂我国独创的新技术
在2010年开始,由德国BASF引进的HNO3催化脱脂是国内MIM近几年的主流脱脂工艺,但其操作危 险性和环境危 害性是行业内都知道的无奈事实,从早期设备安全侦测不足引发气爆、几位从业人员失当操作被HNO3不同程度灼 伤,以及近年***严加管制HNO3的使用以防止环境的破 坏。在此背景下,下一代催化脱脂新技术-气态草酸脱催化脂技术,开始出现在本次粉末冶金展,并且是由我国业者独创的新技术。工艺流程:***法:工程根据图形开出备料尺寸-材料准备-材料清洗-烘干→贴膜或涂布→烘干→***→显影→烘干-蚀刻→脱膜→OK网印法:开料→清洗板材(不锈钢其它金属材料)→丝网印→蚀刻→脱膜→OK技术特点:优点:1、可进行金属表面细微加工。
1)世界独步技术;
2)固体草酸环保且安全,免除液体催化剂的各种风险;同时减轻了企业使用脱脂后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3)草酸排放的碳氢氧化合物比HNO3的氮氧更环保;
4) 外部加热汽化系统,改变了过去液体滴酸的干扰,提升了脱脂效率。
日本MIM工业产品发展迅速
金属粉末***成型技术(Metal Powder Injection Molding,简称MIM)是将现代塑料喷射成形技术引入粉末冶金领域而形成的一门新型粉末冶金近净形成形技术。其基本工艺过程是:首先将固体粉末与有机粘结剂均匀混练,经制粒后在加热塑化状态下(~150℃)用喷射成形机注入模腔内固化成形,然后用化学或热分解的方法将成形坯中的粘结剂脱除,***后经烧结致密化得到***终产品。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精度高、***均匀、性能优异,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器械、办公设备、汽车、机械、五金、体育器械、钟表业、兵工及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自1916年出现真正意义上的Banbury(本伯里)型密炼机后,密炼机的威力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它在橡胶混炼过程中显示出来比开炼机优异的一系列特征,如:混炼容量大、时间短、生产效率高。因此,国际上普遍认为该技术的发展将会导致零部件成形与加工技术的一场革命,被誉为“当今***热门的零部件成形技术”和“21世纪的成形技术”。
美国加州Parmatech公司于1973年发明,八十年代初欧洲许多***以及日本也都投入极大精力开始研究该技术,并得到迅速推广。特别是八十年代中期,这项技术实现产业化以来更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每年都以惊人的速度递增。到目前为止,美国、西欧、日本等十多个***和地区有一百多家公司从事该工艺技术的产品开发、研制与销售工作。日本在竞争上十分积极,并且表现突出,许多大型株式会社均参与MIM工业的推广,这些公司包括有太平洋金属、三菱制钢、川崎制铁、神户制钢、住友矿山、精工——爱普生、大同特殊钢等。金属***成型产品烧结出来后,因为各种原因,表面的光洁度相对比较粗糙,并有轻微的毛刺,并可能有细小的不锈钢粉粒黏着在产品表面。目前日本有四十多家***从事MIM产业的公司,其MIM工业产品的销售总值早已超过欧洲并直追美国。到目前为止,***已有百余家公司从事该项技术的产品开发、研制与销售工作,MIM技术也因此成为新型制造业中***为活跃的前沿技术领域,被世界冶金行业的开拓性技术,代表着粉末冶金技术发展的主方向。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