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区粉末冶金模具五金结构件 聚鑫
作者:聚鑫金属2020/3/25 4:12:38





五金结构件-粉末冶金

金属粉末射出成形是将细小、球状的金属粒子用各种不同的黏结剂混和并制造成小球的形状成为射出料,再用射出成型机射出成型使用射出技术成形将金属粉末,经由射出机将其射入模具中成形,再将其冶金烧结成固体的技术成形后的生胚,需经过脱脂的过程,把先前混入的黏结剂脱除,再经烧结,即得密度95%以上之高密度、高强度的产品简而言之,即以塑料射出的方式去生产金属制品 。十、PVD真空镀物***相沉积(PVD):是一种工业制造上的工艺,是主要利用物理过程来沉积薄膜的技术。

比常规粉末冶金工艺工序少,无切削或少切削经济效益高,克服了传统粉末冶金工艺制品、材质不均匀、机械性能低、不易成型薄壁、复杂结构的缺点,特别适合于大批量生产小型、复杂以及具有特殊要求的金属零件,MIM金属粉末颗粒一般在0.5~20μm;理论上,颗粒越细,比表面积也越大,易于成型和烧结传统的粉末冶金则采用大于40μm的较粗的粉末,传统压铸成形强度低、精密铸造无法大量量产、车削件成本较高等技术缺点 。二、电泳(ED)电泳:用于不锈钢、铝合金等,可使产品呈现各种颜色,并保持金属光泽,同时增强表面性能,具有较好的防腐性能。


2017-2018年MIM行业的新技术趋势

MIM(Metal Injection Molding,金属***成型)虽然是一个小行业,相关从业人员不超过几百万;技术难点及改善关键点:阳极氧化的良率水平关系到***终产品的成本,提升氧化良率的***在于适合的氧化剂用量、适合的温度及电流密度,这需要结构件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探索,寻求突破。有趣的是,MIM却影响了大行业,卡托曾经于2012~2016采用MIM来制作的”爆品”零件,那是影响了数十亿用户啊!那么2017-2018年,MIM又会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亮点?

1.气态草酸催化脱脂-下一代催化脱脂我国独创的新技术

在2010年开始,由德国BASF引进的HNO3催化脱脂是国内MIM近几年的主流脱脂工艺,但其操作危 险性和环境危 害性是行业内都知道的无奈事实,从早期设备安全侦测不足引发气爆、几位从业人员失当操作被HNO3不同程度灼 伤,以及近年***严加管制HNO3的使用以防止环境的破 坏。并可通过PLC实时控制及记录生产中的温度、时间、粘度等相关数据。在此背景下,下一代催化脱脂新技术-气态草酸脱催化脂技术,开始出现在本次粉末冶金展,并且是由我国业者独创的新技术。

1)世界独步技术;

2)固体草酸环保且安全,免除液体催化剂的各种风险;同时减轻了企业使用脱脂后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3)草酸排放的碳氢氧化合物比HNO3的氮氧更环保;

4) 外部加热汽化系统,改变了过去液体滴酸的干扰,提升了脱脂效率。


粉末冶金MIM工艺相比传统精铸工艺的优势

MIM使用的原料粉末粒度直径为2—15urn,而传统粉末冶金(PM)的原料粉末粒度为50—100urn。MIM工艺的成品密度高,原因是使用微细粉末。MIM产品形状自由度是PM所不能达到的。

传统的精密铸造(IC)工艺作为一种制作复杂形状产品极有效的技术,近年使用陶心辅助可以完成狭缝、深孔穴的产品,但碍于陶心的强度以及铸液的流动性限制,该工艺仍有某些技术上的难题。这种方式的重要长处是不需庞杂设备,可以抛光外形庞杂的工件,可以同时抛光很多工件,效率高。一般而言,此工艺制造大、中型零件较为合适,而小型复杂零件则MIM工艺较为合适,而且IC工艺材质受到一定限制。

压铸工艺适用于铝和锌合金等低熔点、铸流性好的材料,而MIM工艺适合各种材质。

精密锻造可以成型复杂零件,但不能成型三维复杂的小型零件,其产品的精度低,产品有局限。

传统机械加工法:近来靠自动化和数控提升加工能力,在效率和精度上有很大的进展,但是基本的程序上仍脱不开逐步加工车、刨、铣、磨、钻、抛等完成零件形状的方式,机械加工的方法精度和复杂度远优于其他方法,但是因为材料的有效利用率低,且形状的完成受限于设备与刀具,有些零件无法用机械加工完成。☆使用性能如果使用性能很重要,则MIM的高密度形成的性能经常都有竞争力。相反,MIM可以有效利用材料,形状自由度不受限制。对于小型、复杂、高难度形状的精密零件的制造,MIM工艺比较机械式加工而言,其成本较低且效率高,具有竞争力。


商户名称:深圳市聚鑫金属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