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将提高环保部门对废铅蓄电池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有效规范废铅蓄电池的流向,落实污染责任延伸。这些政策或要求也提出了废电池收集、废电池拆解和利用设备智能化、产业化的研发方向。
废电池管理标准趋于严格
***近期出台了一系列与废电池再生相关的标准,对废电池再生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2015年颁布的《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4)》,对再生铅企业的废水、废气提出更高、更细的污染物控制指标。综上考虑,从缓解废电池环境污染的严峻态势、废电池绿色循环的污染防治技术角度出发,环境l保护部启动了《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修订工作。
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一)在具备资源化利用条件的地区,鼓励分类收集废原电池。
(二)鼓励电池生产企业、废电池收集企业及利用企业等建设废电池收集体系。鼓励电池生产企业履行生产者延伸责任。
(三)鼓励废电池收集企业应用“物联网 ”等信息化技术建立废电池收集体系,并通过信息公开等手段促进废电池的高l效回收。
(四)废电池收集企业应设立具有显著标识的废电池分类收集设施。鼓励消费者将废电池送到相应的废电池收集网点装置中。
(五)收集过程中应保持废电池的结构和外形完整,严禁私自破损废电池,已破损的废电池应单独存放。
目前报废的动力电池通常有如下几种处置方法:一是重新制造,即替换电池上的损坏零件,重新装配给电动汽车;二是电池转型,即改变电池的调校(控制发动机的数据),并将其装配给其他静态储能装置;三是循环利用,即分解提取电池中的***、化学材料及副产品,在原材料市场中出售或重新投入车用电池的生产。
正规渠道不畅,废旧电池必然会流向不可控的私人领域。这是很***的事情。由于电池拆解需要很高的***技术,而私人作坊根本达不到要求,对电池拆解很难控制,造成环境污染在所难免。有环境***称,一块20克的手机电池,可污染3个标准游泳池容积的水,而一块电动车的废旧电池,则会污染近33.3公顷土地。据悉,在低速电动车领域,曾有“直接把电解液倒沟里”的说法。如果汽车用动力电池也被小作坊任性处理,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将非常可怕。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