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参数,精密传动齿轮齿条厂家
齿条精度DIN5级,齿面采用的数控磨齿机精磨而成,齿条所有的面均磨制而成,模数M1-M20,齿顶采用修缘处理,更适合高速运行。
齿条参数介绍如下:
精度等级:DIN 3962(DIN 867) — L5e24
相邻齿距误差fp≤0.003mm;累计误差Fp≤0.035mm/m
齿条可选材料:45; 42CrMo; 20CrMnMo
不同材料对应齿面硬度: 45钢 - HR***5(中频表淬)
42CrMo - HRC50(中频表淬)
20CrMnMo - HRC58-60(渗碳淬火)
磨齿加工的齿轮具有低传动噪音、
采用磨齿加工的齿轮具有低传动噪音、高传动效率和长使用寿命的优点。磨齿加工曾被认为是一种用于航空或其它高技术领域的昂贵齿轮加工手段。但现在,观念已经改变:磨齿机的效率提高了
,砂轮性能也更好,高额成本得以大幅下降。由此,磨齿加工已开始大规模应用于齿轮加工中,如汽车、摩托车齿轮的制造,而且已达到普遍应用的程度。事实上,所有一级汽车齿轮供应商为保持竞争力,已普遍拥有磨齿机。汽车工业在未来2~5年内将逐渐成为硬齿面加工的增长市场。由于磨齿加工能去掉热处理畸变,因此许多齿轮箱均使用磨削齿轮,以更好地控制传动空程和噪音。磨齿加工工艺在整个齿轮行业中已基本成熟并在快速增长。这使得其他磨削工艺的现有知识在齿轮的展成中的应用变得更加复杂。 磨齿机的进步今天的磨齿机比十年前的同类型机床的效率提高了许多。这来源于一系列重大改进:
1 机载测量许多磨齿机因配备了机载测量系统而变得更为。由于使用了在机测量,不必将齿轮从工作台上拆卸下来送到其它地方去检测,避免了再加工时的二次安装误差。加工时,先由机载测量系统初步分析齿轮,再将实测参数与理论设计参数对比,求出所需修正量,控制系统采集到这些修正数据后自动调整磨齿加工状态,然后再进行磨齿和测量。如此反复循环,直至达到所需的精度要求。一体化机载测量和机载修正系统使现代磨齿机更加***。在国内,如秦川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YK75100型成型砂轮磨齿机,配以成都工具研究所的CEP 1000型上置式齿轮测量系统,已成功尝试了开环式在机测量(实测数据的反馈与控制还需人工完成)。滚齿加工法的特点:为了克服齿条插刀插齿的切削不连续和齿条刀齿数一定与被加工齿轮齿数为任意的矛盾,避免机床复杂化,提出滚齿加工。但就国内整体水平而言,加工与测量的精度还需进一步提高。
2 直驱电机近年来,结构紧凑的直驱电机在砂轮主轴和齿轮工件主轴上的使用日渐增加。直驱主轴可避免传动链误差。因此,在“修砂轮—磨齿轮”循环中运用直驱电机,并配以较好的砂轮和多轴联动控制,可消除切削纹、偏畸几何形状、齿轮使用噪音的高频误差及***振动。加工时,被切齿轮每往复滚动一次,完成一个或两个齿面的磨削,因此需经多次分度及加工,才能完成全部轮齿齿面的加工。
齿轮传递的功率和速度范围很大瞬时传动比恒定
齿轮传动的基本特点:
1、齿轮传递的功率和速度范围很大,功率可从很小到数十万千瓦,圆周速度可从很小到每秒一百多米以上。齿轮尺寸可从小于1mm到大于10m。
2、齿轮传动属于啮合传动,齿轮齿廓为特定曲线,瞬时传动比恒定,且传动平稳、可靠。
3、齿轮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4、齿轮种类繁多,可以满足各种传动形式的需要。
5、齿轮的制造和安装的精度要求较高。
高精度齿轮齿轮损坏其基本情况相近,都是齿轮轮缘局部拆齿,少则几齿,多则达十几齿,齿面上有点状压痕。一般新装一对齿轮由于制造和装配等原因需要跑合一段时间,跑合情况从接触线上很容易看出,我们注意到两齿轮啮合条件极差,看不出跑合线,甚至还不如初装齿轮精度。从局部拆齿原因上分析,因斜齿轮传动为线接触,受载不均匀,安装误差或轴弯曲变形过大等都能引起拆齿。受载不均匀是齿轮加工精度低造成的,齿轮6级精度且多家生产不可能都不合格。两齿轮均为刚性轴,不存在弯曲。这两条可以排除。鼓形修整虽然可以改善轮齿接触线上载荷的不均匀分布,但是由于齿的两端载荷分布并非完全相同,误差也不完全按鼓形分布,因此修形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只能从安装上找原因。
从齿轮拆齿现场看到,齿轮基线附近完好,不存在疲劳***,通过弯曲强度校核,弯曲强度足够。排除各种可能后,我们断定拆齿是由于传动过程中产生非正常因素造成齿轮受到冲击负荷过大,振动造成的。至于齿面上的坑状压痕,是由于拆齿后碎屑的压痕,主要原因仍是拆齿。这样拆齿原因就转为研究冲击负荷从哪来,不均匀负荷怎么产生的。我们研究发现减速箱高低速轴支撑均采用7000型圆柱推力轴承,另外我们注意到热力方面的原因。首先看看减速箱与透平之间的联接是用膜盘联轴节联在一起的。这项技术特别适合为比较复杂的阶梯轴类制坯,它不仅精度较高、后序加工余量小,而且生产效率高。因活塞体磨损部位在活塞正上方,对轴向平衡没有影响,故只对缸陷部位作去毛刺处理,主要是解决因高温形成边缘区域的变形,以***活塞体轴向的平衡。
目前,各国在齿轮传动的供油量选择方面存在许多观点。经验值、经验计算公式和条件性计算公式等并行使用。我们不难发现,不同供油观点,对同一运转工况的齿轮传动所规定的供油量是不相同的。因而对齿轮传动装置的润滑和冷却效果的影响(例如:抗胶合能力,抗点蚀能力、振动、噪音和传动效率等)也不相同。这其中有一种现象很值得我们深思,即在某种条件下(如低速小尺寸传动),各供油观点所规定的供油量都十分接近,润滑和冷却效果也很好,一般都能从齿面传出总发热量的90以上。较小的压力角由于齿轮接触角和横向重叠比都比较大,因此运转噪声小、精度高。也就是说,大多数供油观点,都可以获得满意的润滑和冷却效果。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