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启动供气系统 启动空气压缩机,检查运行是否正常,并检查储气瓶的压力。如果使用高压气瓶,应检查压力并核实现有气量是否够潜水作业使用。检查供给的空气是否符合纯度标准。 (3)检查气密 将供气软管连接到供气系统和头盔或面罩上,潜水作业,把供气控制阀关闭,水下潜水作业,将软管加压到预定的工作压力,检查软管和所有接头是否漏气。再将供气控制阀打开,使气流经头盔或面罩,清除其中的所有污染物。 (4)检查通讯系统 将电话电缆连接到头盔上或面罩上,检查系统是否畅通良好,潜水作业哪家好,以保证合适的音质和音量。
潜水作业中发现事故隐患应采取的措施:
(1)通过以下方法重建供气:启用水面的备用气源,或潜水员启用备用气瓶,或将呼吸气导入潜水员的测深管,并令潜水员将测深管刺进头盔/面罩。
(2)警示待命潜水员准备救援;潜水员进入潜水钟/减压架;并翻开钟或减压架内的应急气源。
(3)若需要,派遣待命潜水员下水协助;间断潜水。
(4)检验建立拉绳信号进行通讯联络;警示待命潜水员准备救援;潜水员挨近入水绳/潜水钟或减压架(假设挨近潜水钟,检验运用潜水钟通讯系统)一旦拉绳信号通讯联络建立后,马大将潜水员带到减压榜首逗留站;潜水工作中发现事故隐患应采用的方法间断潜水。
鉴于大深度饱和潜水后减压时间是很长很长的,当天不能再下水应该是合理的。所以我觉得公司的该项规定还是出于保护潜水员身体的角度出发的。但是每次限制时间为90分钟有点奇怪。按理说越过饱和极限,随便在高压下待多久,减压时间都不变了,不过也许还有更多考量吧。然而,至今为止,市政潜水作业,减压理论一直都是经验结合数学模型推论,并没有切实的科学理论和证据,简单的说,就是靠瞎蒙的。所以大多规定都是靠各种事故数据统计积累,再增加保守值来确定的。所谓存在即是正义,为了自己的身体,还是严格遵守的好。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