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机主要由两个放卷装置、上胶装置及压合装置组成。整个设备结构简单,总长为4-5米。由于无溶剂复合机的关键部位是上胶部分,因此,这里对上胶部位作一具体介绍。对于其他部位只要调节好张力(或压力)即可。
无溶剂复合机具有以下优点:
无溶剂复合机结构紧凑,机身短,占用空间小,设备安装和维修费用少,因此***少。
简介无溶剂复合机发展趋势
无溶剂复合工艺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无溶剂复合机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其环保,卫生,***的特点,尤其适用于食品***包装行业。可复合的基材主要有BOPP,无溶剂复合机厂家,PT,Nylon,CPP,PE,VMPET,无溶剂复合机订购,VMCPP,PVC,铝箔,纸张等等。基材适用厚度一般在7um-120um。
1974年,德国的公司将单组份无溶剂胶黏剂投入工业化生产,标志着无溶剂复合开始正式推广。
20世纪80年代,无溶剂复合工艺在欧美等发达***得到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日本也逐渐开始重视无溶剂复合,无溶剂复合机,并取得较大发展。而在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国无溶剂复合也逐渐成为主导的复合工艺。
在生产中,无溶剂复合应用于蒸煮包装也存在着一些关键控制点和瓶颈,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做一些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1、环境的控制
无溶剂复合(包括通用产品和蒸煮产品的复合)对生产的环境要求很高环境卫生方面要求:生产车间、蚊虫等,干式复合设备卫生方面要求。确保无溶剂复合机上所有胶辊、钢辊及设备其他部件表面干净、无污渍。
温度方面要求:
胶粘剂的操作温度必须严格按照产品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温度过高会造成反应速度过快,缩短操作时间,并且会造成胶粘剂初始粘度较低,上胶困难-温度过低,会造成胶粘剂粘度较高不便于操作。
2、上胶量的控制
应根据印刷油墨的厚度、包装内容物的要求、基材薄膜的种类及现场的复合外观调整上胶量。上胶量控制不好不仅会影响产品的外观,还会影响其终的剥离强度和耐蒸煮性能。
无溶剂蒸煮的上胶量一般控制在1.8-2.2 g/㎡,对于印刷油墨面积较小的材料,上胶量可以少一些,对于印刷油墨面积较大或者内容物为辛辣、麻辣及油腻的产品时,应适当增加上胶量。在小试试验时,可以试验两三个不同的上胶墨进行试验,以供选择出的工艺。
3、熟化条件的控制
应该在胶粘剂生产厂家提供的熟化温度、时间范围内进行熟化,熟化温度、时间不够会严重影响产品终的耐蒸煮性能。熟化过程,无溶剂复合机厂商,通常要求一次性熟化完成,避免没有完全熟化就进行测试、试验,发现没有熟化完全后,再重新放回熟化时进行二次熟化,这样会影响产品的终性能。
通常情况下,熟化条件控制在40~50℃条件下48~72h,具体需根据胶粘剂生产厂家的技术指导书进行控制。
4、生产前必要的小试
无溶剂复合正式生产前,须通过小试,以检验油墨、复合基材与无溶剂胶粘剂的匹配性。因为复合包装材料的性能不仅仅与所使用的胶粘剂有关,还与所使用的基材、油墨密切相关。特别是蒸煮材料的复合,小试试验确认显得尤为重要。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