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公司_加固工程_加固材料-前景建筑工程
粘贴钢板加固施工工法粘贴钢板加固法是用高强的建筑结构胶,将钢板粘贴于构件表面从而提高构件承载力的一种加固方法。
该方法始于1967年,南非学者Fleming和King进行了外粘钢板替代钢筋加固混凝土梁的试验,试验中将钢板粘贴于混凝土梁底面受拉侧,证明了这种加固方法的可行性。
随后十几年时间,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粘贴钢板加固法已逐步走向成熟,现已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受弯、大偏心受压、受拉构件的加固工程。
粘贴钢板加固法的原理是利用胶黏剂把钢板粘贴于原构件表面,使钢板与原结构形成一个新的承力系统,钢板参与受力,从而达到对混凝土结构补强的目的。外粘钢板加固法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施工快速、工期短。该加固法施工速度快,从清理、找平、粘贴钢板,到加压固化,仅需1-2天时间,可大幅度节省施工时间,经济效益显著。
2.具有良好的整体受力性能。受力较均匀,一般情况下,胶黏剂的黏结强度高于混凝土抗拉强度,可以使钢板与原构件形成一个良好的整体。
3.钢材的利用率高、用量少。
4.粘贴钢板所占空间小,几乎不增加被加固构件的断面尺寸和重量,对建筑的使用净空、外形影响小,基本不影响构件的外观。
根据粘贴钢板加固混凝土构件的原理和受力特性,该加固方法有其适用范围:
1.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受弯、大偏心受压或受拉构件的加固,不适用于素混凝土构件,包括纵向受力钢筋一侧配筋率小于0.2%的构件加固。
2.由于钢板粘贴在混凝土表面,加固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对整个加固系统非常重要。所以,一般情况下,加固构件的实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15,且钢板与混凝土的正拉粘结强度不得低于1.5 N/mm2。
3.由于粘贴钢板加固系统中胶黏剂在超过玻璃化转化温度后会出现软化特征,使得胶黏剂性能大幅度降低,所以在使用胶黏剂时应遵照供应商提供的使用温度限制。
目前,商业用建筑结构胶黏剂玻璃化转化温度约在60 - 82℃之间,同时考虑到一般混凝土结构使用温度低于60℃,所以,粘贴钢板加固混凝土结构长期使用环境温度不应高于60℃。
处于特殊环境(如高温高湿、介质腐蚀和等)的混凝土结构加固,除应按***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外,尚应采用耐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构胶黏剂,并按专门的工艺要求进行粘贴。
粘贴钢板加固法的一般要求
1.粘贴钢板加固混凝土结构构件时,应将钢板受力方式设计成仅承受轴向应力作用。
2.粘贴在混凝土构件表面上的钢板,其外表面应进行防锈蚀处理。表面防锈蚀材料对钢板及胶黏剂应无害。
3.采用粘贴钢板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时,应采取措施卸除或大部分卸除作用在结构上的活荷载。
4.当被加固构件的表面有防火要求时,应按现行***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耐火等级及耐火极限要求,对胶黏剂和钢板进行防护。
施工工法:粘贴面处理→钻螺栓孔→胶粘剂配制→涂胶和粘贴→检验→维护
1.粘贴面处理
(1)混凝土面应凿除粉饰层,祛除油垢、污物,然后用角磨机打磨除去1-2mm厚表层,较大凹陷处用找平胶修补平整,打磨完毕用压缩空气吹净浮尘,后用棉布沾酮拭净表面,待粘贴面完全干燥后备用。
(2)钢板粘贴面应用角磨机进行粗糙、除锈处理,直至打磨出现光泽,使用前若洁净仅用干布擦拭即可。否则可用棉布沾酮拭净表面,待完全干燥后备用。
(3)该工序所用主要物资:护目镜、防尘口罩、冲击电锤及扁铲、手锤、角磨机、金刚石磨片、砂轮片、空压机、棉布、酮。
2.钻螺栓孔
加压固定可采用膨胀螺栓,需要在加固构件上合适位置钻孔固定膨胀螺栓。
3.胶粘剂配制
(1)建筑结构胶为A、B两组份,取洁净容器(塑料或金属盆,不得有油污、水、杂质)和称重衡器按说明书配合比混合,并用搅拌器搅拌约5-10分钟至色泽均匀为止。搅拌时好沿同一方向搅拌,尽量避免混入空气形成气泡,配置场所宜通风良好。
(2)该工序所用主要物资:搅拌器、容器、衡器、腻刀、手套。
4.涂胶和粘贴
(1)胶粘剂配制好后,用腻刀涂抹在已处理好钢板面上(或混凝土表面),胶断面宜成三角形,中间厚3毫米左右,边缘厚1毫米左右,然后将钢板粘贴在混凝土表面,用准备好的固定加压系统固定,适当加压,以胶液刚从钢板边缝挤出为度。
(2)该工序所用主要物资:腻刀、手套。
5.检验
(1)可用小锤轻击粘贴钢板,从音响判断粘贴效果,也可采用超生仪检测。若锚固区有效粘结面积少于90%,非锚固区有效粘结面积少于70%,应剥离钢板,重新粘贴。
(2)对重要构件也可采用载荷检验,一般采用分级加载至正常荷载的标准值,检测结果较直观、可靠,但费用较高,耗时也较长。需要千斤顶或配重(常用沙袋、砖块)、百分表、裂缝显微镜、衡器。
6.维护
加固后钢板宜采用20mm厚M15水泥砂浆抹面保护,也可采用涂防锈漆保护,以避免钢材的腐蚀。
多层碳纤维布怎样加固
碳纤维布是一种的建筑加固材料,相对于常规加固方法,不仅强度高、质量轻、对原结构空间占用小,同时质软能像布料一样适用于复杂多变的建筑表面。碳纤维布加固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名副其实的成为加固行业中,采用多的加固方法之一。
碳纤维布在混凝土结构中,主要对受弯构件起到加强承载力的作用,就好比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受拉区布置的钢筋一样。满足安全性鉴定的碳纤维布具有高达3400MPa的强度,然而在实际的设计施工中,考虑到二次受力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仅采用一层碳纤维布无法达到强度要求的情况,这时就需要采取多层碳纤维布进行加固处理。
多层碳纤维布加固中应用广的是双层碳纤维布加固。相对于单层纤维布的粘贴,双层碳纤维布的施工工艺要复杂一些。双层碳纤维布粘贴时,应在一层碳布浸渍胶达到指干状态前立即粘贴下一层,若延误时间超过1小时,则应等待12小时后重新在一层碳布上涂抹胶体进行施工,同时在粘贴前需要注意将灰尘等对粘贴效果有影响的杂质进行清除。
双层碳纤维布不仅在施工上有严格的要求,在构造措施中同样也要格外的注意。首先,碳布端部的U型箍在双层碳纤维布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混凝土梁受弯产生变形,梁和纤维布要求变形协调,因而在混凝土梁底与胶、胶与碳纤维布间会产生拉应力,容易发生端部的剥离***,尤其是对于多层碳布来说。而端部采用U型箍,会对碳布起到约束作用,减少了剥离的可能性。
另外,为了保证双层碳布端部的锚固能力,对碳纤维布进行分层截断是更加合理的加固方法。在双层碳布的加固中,有两种分层截断的措施可选,分别是外短内长与内短外长,二者之间的效果好坏可从以下几方面判断:
传力路径
外短内长型中b端碳纤维受力需要通过第二层胶、一层布以及一层胶才能传递到混凝土结构中,传力路径较长,整体性稍差。
可靠程度
外短内长的形式b端碳纤维布与混凝土基材存在二次粘贴,锚固失效概率比较高,锚固效果可靠程度偏低。
剥离***
单独的对于b端锚固效果来说,内短外长的构造形式将b端头包裹在其中,对b端头起到了约束的作用,也就提高了b端头的抗剥离能力。
由此可见,两种构造中内短外长加U型箍的锚固、加固效果要明显优异于外短内长型。因此,在规范中,也明确的推荐内短外长型的构造措施。
还有一点,在双层碳纤维布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双层碳纤维布之间、碳纤维布与混凝土基材之间,都是靠胶体进行粘接传力,相对于单层碳纤维布,双层碳纤维布由于承受更高的拉应力,因此需要更的胶体,来保证整体共同受力。卡本浸渍胶,通过安全性鉴定,无疑问是双层碳纤维布施工中的有力支持。
建筑物地基基础常见问题
1、墙体开裂
地基或基础一旦发生问题,一般是通过墙体开裂反应出来。而墙体的整体性及承载力也会因地基基础的问题而削弱,甚至丧失。在实际工程中,沉降缝是经常见到的。
2.基础断裂或拱起
当地基的沉降差较大,基础设计或施工中存在问题时,会引起基础断裂。
3.建筑物下沉过大
当地基土较软弱,基础设计形式不当及计算有误时,会导致整座建筑物下沉过大,轻者会造成室外水倒灌,重者建筑物无法使用。例如,上海展览馆的***大厅为箱形基础,1954年建成,30年后的累计沉降达1800mm。再如,墨西哥城的***剧院建在厚层火山灰地基上,建成后沉降达3000mm,门厅成为半地下室,影响了剧院的使用。
4.地基滑动
地基滑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下雨、渗水后在坡地建筑物的下部开挖时而引起的地基滑动;另一种是地基普遍软弱,设计时将地基承载力估值过高或使用时严重超载而引起的地基失稳,产生滑动事故。
5.地基液化失效
疏松的粉细砂、轻亚粘土地基,时容易产生液化,强度剧烈下降,致使建筑物倾倒和大幅度震沉。
圆柱子加固施工方法1、3米以上模板要错位安装。
安装模板时,当柱高超过三米,模板的上下连接处的两块模板需要错开安装,错位安装可以保证圆柱体的垂直性和整体性。
2、固定钢带要求水平捆扎。
水平扎捆可以保证钢带受力均匀,固定钢带的上下边距为柱径1米以上,1.5米以下的圆柱模板,按每25公分一道钢制抱箍随模板免费提供。柱径1米以下的圆柱模板,均按30公分一道钢制抱箍。(安装技巧:钢带安装时好用钢尺对模板进行测量,在模板的同一高度四周钉上3-4个小钉子。上钢带时把钢带放在钉子上,即可保持钢带的安装水平)。
安装螺丝时,每一个螺丝拧紧度要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保证钢带松紧度的一致性及施工安全(安装提示:好同一棵柱子用同一个人加固螺丝)。
模板合拢加固后,模板的底部圆平面好离地面0.5-1cm距离,并用混凝土填缝。
3、模板上下接口位置加固:
由于模板是错开安装,在上下模板水平接口的位置一定要用钢带进行加固,钢带要水平覆盖在接口部位,而且保证接口位置在加固钢带的中间,这样可以增强模板的稳固和施工的效果。
4、对模板进行保护。
钢带安装好以后为了对模板进行保护,要在模板四周垂直加5*10cm的木方四个,并在用四个钢管固定木方,上下每层钢管的间距保持100cm佳,这样不仅可以对木模板进行保护,而且可以缓冲振动棒的压力,使打出来的混凝土效果更好,同时这样保护也有利于对模板进行垂直***,使模板的受力形成一个整体,达到二次加固的作用。
5、对模板进行混凝土浇注。
圆柱木模板浇灌混凝土七米高度以内可以一次性浇灌,七米以上高度建议分两次浇灌,次浇灌后30-60分钟即可进行第二次浇灌。
6、拆模流程。
拆模时,依次把加固在模板外面的钢管、方木、钢带去除,此时模板自然脱模张开,如有个别没有自然张开的模板,只需要在凸凹槽接口位置用木条敲击震动一下,模板便可自然脱模(请严禁用工具撬开)。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