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公司_加固工程_加固材料-前景建筑工程
柱抗震加固在中国建筑中,有“横梁直柱”的说法,柱是建筑物中垂直的主结构件,承托在它上方物件的重量。鉴于柱的重要性,在中一旦受到侵害,其对整体结构的影响将不堪设想。
对房屋结构的作用力
1.地基基础影响的***。房屋建筑物所在的地基土质、下卧岩层的结构与深度、基础的类型和深度以及地表地形特征,都对房屋建筑物的***有影响。当加速度较小时或地质坚实时,地表层或下垫层可能会先达到屈服点,岩石、土层将产生塑性变形,导致地基承载力下降甚至地基失效造成的***和强烈引起的振动导致基底土质液化引起房屋建筑物的下沉、倾斜和滑坡造成的***,在历次灾害中并不少见。
2.竖向力导致的***。纵波使房屋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若房屋建筑物的竖向稳定性不是太好,而力较大时,会使底层柱子和墙体瞬间增加很大的动荷载,叠加上部的自重,当超出底层柱子和墙体的承载能力,底层墙柱会垮掉从而导致***。
3.横向力导致的***。横波是房屋建筑物损坏水平摇摆,***力很大。它相当于给房屋建筑物施加水平方向来回反复的作用力,大小和引起的变形超出底部墙体和柱子的极限时,就会使整幢房屋建筑物倾斜或倾倒从而导致***。
4.旋转力导致的***。各种原因引起的旋转力,导致房屋建筑物围绕水平轴或竖向轴扭转,这种扭转力对房屋建筑物的影响很大,因为房屋建筑物一般抗扭能力较差,很容易扭坏。
竖向力、横向力和旋转力在离震中较近的范围内,往往会交织作用,给房屋建筑物以毁灭性的***。
对柱呈现怎样的***形式?
1.角柱***
当房屋发生扭转时,角柱受剪大。同时又因双向受弯,所以震害比内柱重。
2.短柱***
短柱刚度大,分配到的剪力也大,常发生剪切***。
3.柱端弯剪***
因柱端弯矩、剪力、轴力都较大。
4.柱身剪力***
由剪力、扭矩复合作用引起。
5. 梁柱节点***
因箍筋不足,在剪压作用下节点区***。
“强柱弱梁”概念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强柱弱梁,更强的节点。意思就是,建筑物的柱子要比梁做的坚固,梁柱节点要更坚固。
这是为什么?
在强烈作用下,梁柱节点往往是多层框架***的主要部位。中节点的***多为柱端混凝土被压碎、剥落,钢筋压屈外鼓,***首先发生在柱子上。这对整个框架很不利,因为某层某一柱端发生***,其他柱端也容易发生***,从而使建筑物倒塌。
反之,如果***发生在梁端,要待所有的梁或绝大部分的梁出现***时,整个建筑物才会倒塌。所以,在设计上有意加强柱子的抗震能力,在作用下形成“梁铰型”***机制。
但在汶川中,框架柱的***明显重于梁,柱端与节点的***较为突出,即所谓的“强梁弱柱”结构很普遍。
哪一种加固方法适合柱抗震加固?
柱抗震加固方法很多种,碳纤维布是近年来被使用多的加固新材料之一,其对钢筋混凝土受弯、轴心受压、大偏心受压及受拉构件的加固十分有效。当对柱粘贴碳纤维布抗震加固时,应当满足以下几点:
当柱轴心受压的正截面承载力不足时,可采用环向围束法对齐进行加固,即就是沿柱全长进行无间隔地环向连续粘贴碳纤维布来对其进行加固;
当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不足时,可将碳纤维布粘贴成环型箍,且纤维方向与柱的纵轴线垂直;当加固大偏心受压的钢筋混凝土柱时,应将碳纤维布粘贴于构件受拉区边缘混凝土表面,且纤维方向应与柱的纵轴线方向一致。
当对延性不足的柱进行抗震加固时,可采用环向粘贴碳纤维布构成的环向围束作为附加箍筋。环向围束的碳纤维布层数,对圆形截面不应少于2层,对正方形和矩形截面柱不应少于3层;环向围束上下层之间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m,环向截断点的延伸长度不应小于200mm,且各条带搭接位置应相互错开。
碳纤维布抗震加固柱子效果佳,但应选择优良的碳布碳胶材料,注意粘贴的方式方法,否则就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抗震加固。
锚杆静压桩施工技术对加固软地基建筑物基础的作用锚杆静压桩施工技术是近年来开发出来的一项新的地基加固技术,前期主要应用于老厂或用于建筑物改造工程中的地基加固,也应用于调整建筑物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倾斜;近几年开始把这项技术应用到新建工程的地基加固处理上。本文就应用锚杆静压桩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探讨沉降、裂缝原因。
锚杆静压桩托换基础设计
1、根据工程地质情况,在地面以下16~18m深处有一层承载力较高的混合土及强风化安山岩,这是良好的桩端持力层,对于***隧道净空内的静压桩,在隧道开挖初支结束后再割除,使桩端与隧道初支及二衬砼结合在一起共同承担上部荷载。
2、锚杆静压桩在压桩施工中,可以较直观地显示单桩承载力,且是在房屋基础内预埋反力锚杆及开压桩孔,锚杆静压桩机具简单、操作方便、施工迅速、无振动、无噪音等污染,便于信息化施工,当建筑物出现较大不均匀沉降时可随时增加桩数。
3、根据楼房产生裂缝沉降的部位及地质条件,要对楼房西侧9m长范围的基础进行托换处理,桩长16~18m,用146mm×5mm钢管加工,单桩竖向承载力180kN,建筑物基础共布置41根桩,单节桩长2.0m,接桩采用电焊焊接,焊接内插318L150导正钢筋,焊接时,焊缝应饱满、连续,无虚焊现象,钢管桩内压浆处理,以提高桩身承载力,注浆材料为水泥浆,水灰比0.5,控制压力为0.3~0.5MPa。钢管桩施工结束后,在桩顶部浇筑250mm厚微膨胀C30钢筋砼桩帽,以加强基础与桩身的整体连结,桩头交叉筋与螺杆及钢管焊接。
结构加固_加固工程_钢结构_加固材料-前景建筑工程
关于加大截面的加固知识加大截面加固技术也称作外包混凝土加固技术,主要增大构件的截面和配筋,从而提高构件的强度、刚度、抗裂性和稳定性等,这种方法也可以运用到裂缝修补中,不过常用到的地方就是梁、柱、基础、板、屋架等构件。
加大截面,看似简单,其实也不简单,因为加大截面也要根据构件的受力特点和加固要求、构件几何尺寸、施工方便等设计去选择为单侧、双侧、或者三侧、四侧等做加固。
加大截面加固又可以根据加固目的和要求不同分为加大断面为主的加固或者加配筋为主的加固、或者两者兼备的加固。
加大截面为主的加固,为了保证补加混凝土正常工作,亦需适当配置构造钢筋。加配筋为主的加固,为了保证配筋的正常工作,需按钢筋的间距和保护层等构造要求适当增大截面尺寸。加固中应将钢筋加以焊接,作好新旧混凝土的结合。
增大截面加固技术缺点是现场湿作业工作量大,养护期较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此技术增大截面尺寸,有时影响房屋的外观和净空。
如果需要缩短工期的话,胶结材料可以换成灌浆料,养护期可缩短为3-7天,在工期紧、增加截面尺寸较小时非常实用。缺点是价格较高。且灌浆料种类很多,各种型号都有,视情况采用。
结构托换技术是指对原有影响建筑使用功能的承重结构采用改变受力体系的方法进行的功能改造,目的是获得更大的理想使用空间。结构托换采用的方法一般为型钢托换、钢筋混凝土托换、桁架托换等。
地基基础托换技术是指因城市修建的地铁或地下隧道不可避免地从楼房底下穿过,为了避免拆除重建必须对地面上的楼房进行桩基托换。
该技术主要是对地下隧道穿过需切断的楼房桩基,先在其承台附近采用梁式转换层将此部份桩基承受的上部荷载传递到隧道外侧的新建桩基础上,由托换梁-新加桩组成的托换结构体系代替。
同时为了确保被托换楼房在断桩和隧道通过后不产生开裂、倾斜等***,采取了托换梁预应力张拉、千斤顶预顶、桩底注浆等技术,桩基托换可应用微型嵌岩钢管灌注桩、砼界面连接技术等多项专利技术。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