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的张维珠老人是上海静安区临汾小区的老居民。她膝盖生有,走路不方便,楼里装电梯前只能少出门。现在装上了电梯,老人每天下楼两次,买买菜,或小区里锻炼锻炼。临汾小区所在的临汾路街道建街于1988年,住宅小区集中,更以老旧小区为主。辖区老年人口比例超过40%,住在三层以上超过60岁的“悬空老人”共有1.3万,老百姓迫切希望加装电梯
一年多时间里,全街道17个居民区有16个实现加装电梯零的突破,加装电梯政策,共加装50台电梯,其中8台已投入使用,另有18台开工建设,24台进入报建审批流程。“临汾小区作为上海个成规模批量化推进加装电梯的小区,已有20个楼组实现加装,加装电梯价格,加装比例超过55%。”吕文洁说。临汾路街道加装的台电梯从项目启动到加装完成,历时4年,而此后加装数量从“1”到“50”只用了一年多时间。这一提速是如何做到的?
近日,加装电梯公司顺利进驻余杭区南苑街道河畔新村,眼看自家小区即将要成为余杭整小区加装电梯的小区,周边居民都喜笑颜开。
“之前都是从报纸上看到***给别的小区装电梯,我和老伴都很眼红,没想到这么快就轮到我们了,很开心也很期待!”7月22日上午,看到电梯加装公司顺利进驻河畔新村小区,居民杨阿姨兴奋地说道。河畔新村小区位于余杭区南苑街道新城社区,共有单元楼32幢,居民384户,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是典型的老旧小区。由于小区已颇有“年岁”,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也日益暴露,居民对小区的改造意愿强烈,加装电梯就成了小区改造项目的突破口。
为让居民深入了解电梯加装的好处和加梯的优惠政策,工作人员前期就深入各小区开展调研排摸,绘制并发布了全区首张加装电梯服务地图,为居民的“加梯梦”提供了一份详实的“攻略”。同时,借助小区“邻里汇”临时党支部机制,强化党建,充分借助民居民商议事平台,成立了“加梯帮帮团”,采取“一层一策”的方式,通过集中讲解、AI动画演示、***签约等方式打消居民顾虑,终,短短20天内,32个单元楼的居民全部在加装电梯的签约单上签上了名字。
截至目前,全市年度新增联审项目327处,完工347处;历年累计开工1424处,完工1156处,惠及1.4万户、近3.5万居民。
本市已经完成加装电梯工作的老楼,主要有两种停靠方案:平层停靠和半层停靠。记者从中国电梯协会了解到,目前,北京绝大多数加梯的老楼采取的都是半层停靠。也就是说,乘梯人到达楼层后,还要再步行半层才能到家
近日,市住建委、市规自委等部门联合编制印发了《北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程技术导则(试行)》和《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指导图集(试行)》。其中提到,加装电梯流程,由于平层停靠方案可通过加装的电梯实现无障碍出行,因此,当条件具备时宜优先采用平层停靠方案,这样可根本解决老年人上下楼问题。如何才能因地制宜?目前,平层停靠遇到了哪些阻力?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难点1
受成本、采光等多重因素制约
难点2
涉及“一家一案”室内改造
难点3
建设成本高分摊费用大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