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老楼加装电梯大多是半层停靠?平层停靠推行难在哪儿
本市已经完成加装电梯工作的老楼,主要有两种停靠方案:平层停靠和半层停靠。记者从中国电梯协会了解到,目前,北京绝大多数加梯的老楼采取的都是半层停靠。也就是说,乘梯人到达楼层后,还要再步行半层才能到家
近日,市住建委、市规自委等部门联合编制印发了《北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程技术导则(试行)》和《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指导图集(试行)》。其中提到,由于平层停靠方案可通过加装的电梯实现无障碍出行,因此,当条件具备时宜优先采用平层停靠方案,这样可根本解决老年人上下楼问题。如何才能因地制宜?目前,平层停靠遇到了哪些阻力?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难点1
受成本、采光等多重因素制约
难点2
涉及“一家一案”室内改造
难点3
建设成本高分摊费用大
老人的喜讯,江阴这个***小区要加装电梯了
一直以来,爬楼梯对于上了岁数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来说,一直是一件不轻松的事情,轻则气喘吁吁,重则摔跟头受,这一直是老年人心中的痛,尤其是对5楼6楼的老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的事。
近传来消息,江阴的这个***小区就要安装电梯了,这个小区就是位于城西浮桥菜场南面的城富花园。
城富花园是建成于2003年的***安置房,位于通富路南侧,浮桥路西侧。物业形态为多层,底楼为汽车库和自行车库,有些居民将汽车库改装成店面或用来住人,2-6层为住宅。
其实这几年老小区安装电梯已经是一种常见的趋势了,很多城市的老小区都加装了电梯,相信未来将有会有更多的小区紧随其后,老百姓得利的事情就是好事。
朝阳区两年为老楼加装电梯845部
走进电梯轿厢,“一键”直达家门口,这曾让老旧小区居民羡慕不已。过去两年,朝阳区共为老楼加装电梯845部,人们出行、就医不再困难。一部部电梯,回应着市民的诉求,增加了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也体现着城市治理的智慧和水平。
潘家园街道武圣东里3号楼,一部崭新的式电梯近刚刚完工,即将验收。居民进进出出,总爱带着期盼的眼神多看它几眼。“竣工那天,电梯公司邀请我们试乘。我个报了名。”居民刘士雄难掩兴奋:“又快又稳,特别棒。”
刘士雄今年72岁了,在武圣东里住了30多年。年轻时,他不觉得爬楼有多费劲儿,可随着年岁增长,从楼下走到5层中途得歇好几次。3号楼一共有6层,每层设有台阶15级。据统计,60岁以上的有27人,不少人腿脚不便,面临着出门难、就医难的问题。
去年年初,大伙儿盼来了老楼加装电梯的好政策,一张加梯通知贴在了楼院里。但因为个别底层住户有疑虑,工程迟迟无法推进。为了把安装电梯这件小事做成让群众满意的好事,武圣东里居委会做了不少工作,包括反复协商、启动议事平台、召开居民会议等一系列努力。年底,社区再次贴出通知,这次,电梯真的要开始施工了。
打地基、移管线、安装电梯……刘士雄几乎每天都要看一看这个工地,还利用手机、相机拍摄记录了电梯工程的全过程。“真的很感谢施工工人,大热天都在干活。”他感叹说。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