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利益与群体的利益始终都是冲突的。低楼层有阻止高楼层修电梯的,高楼层也有起诉低楼层不让建电梯的理由。因为高楼层与低楼层之间都有个人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当个人利益受到影响的时候,集体利益也就变得一文不值了。
老旧小区的改造已经成功接棚改成为了现在老房子几乎出路,并且有规定经过旧改的旧小区一般情况下10年内是不能***的。在老旧小区当中当然也居住着很多老年人,如果房子十年不拆那他们还要走楼梯走个10年,所以说加装电梯无疑是给老年人解决了出行不便的问题。
但是,加装电梯就会损害的一层的利益,因为顶层的房价高了一层就觉得自己买房子买亏了。电梯的修建阻挡了一层的楼道门,一层也觉得不舒服,所以两者之间也开始扯皮,也就产生了矛盾。而在矛盾之下一层的主张就是楼上房价增长了的住户要赔偿一楼的损失,要么就干脆把一楼的房子买下来。但是相比中一部电梯买房子的成本就太大了,而白白赔偿给一楼几十万的现金,楼上的人肯定也是不愿意的。所以说通过***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是邻里之间加装电梯矛盾的渠道。
当然,我们应该想到既然一层极力反对加装电梯,就算楼上申诉了一楼也会极力地阻挠。根据相关的规定来说,加装电梯要过问一楼但一楼并不可以作为一票否决制,只要三分之二的住户同意家中电梯,那么电梯就是可以加装的。
所以多沟通,多做一层的工作,或者换一个加装电梯的方式和思路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
未来,所有老楼在加装电梯时,不会再出现标准不统一、居民犯迷糊的情况。14日,市住建委、市规自委、市市场监管局联合编制印发《北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程技术导则》和《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指导图集》。导则提出,老楼加装电梯方案应因地制宜,特别是当条件具备时,宜优先采用平层停靠方案以从根本解决老年人上下楼问题。
截至目前,北京市加装电梯完成了1273部,加装速度处于***前列。“随着北京市加装电梯数量的不断增长,规范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也开始凸显。”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不统一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部分加梯项目因设计单位不熟悉设计标准,加装电梯申请,导致施工设计图多次审查才能通过,耽误了施工时间,客观上也增加了建设成本。二是在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居民对电梯工程技术条件、技术标准不了解,在方案协调、施工过程监管等方面要求的标准不一致。“为规范指导本市老楼加装电梯工作,便于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和对施工过程管理,降低建设成本,编制导则和图集十分必要。”
记者注意到,导则中有三大内容,很贴近实际。
导则首先提出,由于既有住宅所处小区环境不同,建筑条件、结构类型、使用状况多样化,加之居民对于加装电梯的需求不尽相同,因此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针对每个单元来说都是个性化需求,应根据不同的条件制定出适宜的加装电梯方案。
据了解,目前本市已经完成加装电梯工作的老楼,主要采取两种方式:平层停靠和半层停靠。通俗讲,平层停靠电梯,加装电梯设计,住户出电梯后不用上、下楼就可直接到家;半层停靠电梯,加装电梯好处,住户出电梯后还需要爬半层楼层才可以直接到家。
针对老楼加装电梯与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程不能同步实施或虽同步实施但不能全部单元一次完成加装电梯时,导则提出,宜在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程中的室外管线、道路、绿化等改造设计和具体实施时,蕉岭加装电梯,为加装电梯预留条件,避免综合整治完成后再加装电梯时进行二次改造。
旧楼加装电梯是民生热点之一。目前广州完成加装并投入使用的电梯超过四千台,在后续使用中如何管理***值得关注。在今年的市两会中,九三学社广州市的集体提案提出,要通过引导设立专项维保更新资金等方式,加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安全管理。
提案建议,引导设立专项维保更新资金。针对部分没有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加装电梯住宅小区,主要是引导使用单位设立专项维保更新资金。资金来源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引导业主将***发放的加装电梯安装补助资金作为专项维保更新资金,用于后续电梯的维修***和安全管理。对于早期已完成加装但未能享受安装补助的,相关部门应充分考虑公共政策的公平性,建议通过其它方式在电梯后续的维保更新方面给予一定补偿;二是明确电梯轿厢商业广告收益为“取之于梯,用之于梯”,充实专项维保更新资金。电梯作为小区的公共上下交通工具,梯口和轿厢内的商业广告是小区物业管理产生收益的一大渠道,根据我国《物权法》相关解释,该部分收益应归全体业主享有。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