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项公共事务,小区加装电梯的种种障碍反映了该项目在政策、自治,乃至层面的多重困境。图为湖北省襄阳市荆州街一处居民住宅小区内,工人正在为一栋老旧居民楼加装式电梯。
随着中国社会快速老龄化,老年人衣食住行方面的问题将逐渐涌现出来。在城市,很多老人居住在没有电梯的老公房中,居住在4-6楼的老人的出行就成为一个问题。在加装电梯的呼吁下,很多地方***也积极推动这项善政。不过实际落地非常艰难。
这源于逐次递进的三个原因。
,加装电梯产生的价值改变,即好处与成本,对不同楼层是有差异的。
第二,6层旧楼加装电梯图片,使用价值的改变,旧楼加装电梯价格,影响到了房屋的资产性。
第三,加装电梯的资产性改变,始兴旧楼加装电梯,是可变现的,但变现之前,却是纸面的。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电梯动工的好日子,我们总算要圆‘电梯梦’了!”7月21日,家住新郑市新烟街道金芒果花苑C栋2单元四层的居民李治军站在楼下电梯施工工地外激动地说。他所在的楼栋是新烟街道首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项目试点,也是新郑市开工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
金芒果花苑是原新郑卷烟厂的家属区,建成于1999年,共有10栋六层居民楼,居民1200多人,其中70%为60岁以上老人。“小区居民老龄化现象严重,老年人出门买菜、接送孩子特别不方便,能像新小区一样坐上电梯,是居民做梦都想的事。”社区党支部尹书民说。
未来,所有老楼在加装电梯时,不会再出现标准不统一、居民犯迷糊的情况。14日,市住建委、市规自委、市市场监管局联合编制印发《北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程技术导则》和《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指导图集》。导则提出,老楼加装电梯方案应因地制宜,特别是当条件具备时,宜优先采用平层停靠方案以从根本解决老年人上下楼问题。
截至目前,北京市加装电梯完成了1273部,加装速度处于***前列。“随着北京市加装电梯数量的不断增长,规范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也开始凸显。”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不统一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部分加梯项目因设计单位不熟悉设计标准,导致施工设计图多次审查才能通过,耽误了施工时间,旧楼加装电梯多少钱,客观上也增加了建设成本。二是在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居民对电梯工程技术条件、技术标准不了解,在方案协调、施工过程监管等方面要求的标准不一致。“为规范指导本市老楼加装电梯工作,便于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和对施工过程管理,降低建设成本,编制导则和图集十分必要。”
记者注意到,导则中有三大内容,很贴近实际。
导则首先提出,由于既有住宅所处小区环境不同,建筑条件、结构类型、使用状况多样化,加之居民对于加装电梯的需求不尽相同,因此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针对每个单元来说都是个性化需求,应根据不同的条件制定出适宜的加装电梯方案。
据了解,目前本市已经完成加装电梯工作的老楼,主要采取两种方式:平层停靠和半层停靠。通俗讲,平层停靠电梯,住户出电梯后不用上、下楼就可直接到家;半层停靠电梯,住户出电梯后还需要爬半层楼层才可以直接到家。
针对老楼加装电梯与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程不能同步实施或虽同步实施但不能全部单元一次完成加装电梯时,导则提出,宜在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程中的室外管线、道路、绿化等改造设计和具体实施时,为加装电梯预留条件,避免综合整治完成后再加装电梯时进行二次改造。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