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零售价厂家实力雄厚 广东至敏电子公司
作者:至敏电子2020/10/26 6:18:58







什么是NTC热敏电阻的B值

1gt;, B值计算公式:

T1/T2一般为25/85 or 25/50 or 25/100,依不同厂家定义而定

R1 = 温度T1时之电阻值

R2 = 温度T2时之电阻值

T1 = 298.15K (273.15 25℃) 以凯式温度定义

T2 = 358.15K (273.15 85℃) 以凯式温度定义

电阻随温度变化之热敏感指数,单位为K。此参数类似NTC 产品RT曲线的斜率,故值愈大,表示温度每升高1℃,阻值变化幅度愈大。



NTC热敏电阻(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因其独特的特性:随着温度升高,阻值降低。常被用在开关电源过流保护上,那么如何挑选合适的开关电源热敏电阻呢?


热敏电阻通常是由对温度极为灵敏、热惰性很小的锰、钴、镍的氧化物烧成半导体陶瓷材料制成的一种非线性电阻,其阻值会跟着温度的改动而改动。热敏电阻按温度系数分为负温度系数(NTC)、正温度系数(PTC)和临界温度系数三类。给定出电阻值以后,由于热敏电阻阻值变化,耗散功率在不同温度下也有所不同。正温度系数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负温度系数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临界温度系数电阻的阻值在临界温度附近时底子为零。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零售价当温度低时,由于半导体化钛酸钡内电场的作用,导电电子可以很容易越过位垒,所以电阻值较小;当温度升高到居里点温度(即临界温度,此元件的“温度控制点”一般为钛酸钡的居里点,为120℃)时,内电场受到***,不能帮助导电电子越过位全,所以表现为电阻值的急剧增加。一种材料具有PTC效应仅指此材料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如大多数金属材料都具有PTC效应。自热问题由于热敏电阻是一个电阻,电流流过它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因此电路设计人员应确保拉升电阻足够大,以防止热敏电阻自热过度,否则系统测量的是热敏电阻发出的热,而不是周围环境的温度。在这些材料中,PTC效应表现为电阻随温度增加而线性增加,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线性PTC效应。

因为这种元件具有未达居里点前电阻随温度变化非常缓慢,具有恒温、调温和自动控温的功能,只发热,不发红,无明火,不燃烧,可应用于交、直流电压(3~440V)场合,使用寿命长,非常适用于电动机等电器装置的过热检测。



负温度系数(NTC: 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热敏电阻器是一种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热敏电阻器。其阻值的变化可以由外在的环境温度或是回路中电流引起的元件自热引起。这种电阻值随着温度改变的可预知性是热敏电阻器应用的基础。当充电至电池两端电压过高时,会增加电池漏液、冒烟、燃烧、爆裂的***(这类***往往相当剧烈)。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属于半导体的一种,通常是由锰、钴、镍、铜、铁等组成的过渡金属氧化物通过烧结后形成不同的形状和尺寸。通过改变半导体中元素的组成和本体尺寸,室温中产品的阻值范围可以从1Ω到106Ω,温度系数从-2%/℃到-6.5% /℃。




商户名称:广东至敏电子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