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这个时代中,人们对于信息销毁的重视性越发重视了。那么你知道信息销毁的意义在哪里吗?
涉密载体销毁是保密管理的后一道关口。把好这道关口,对于确保***秘密安全至关重要。长期以来,人们对信息数据的清除和涉密载体销毁存在误区。如2008年初闹得纷纷扬扬的“”事件,就源于陈冠希的手提电脑故障拿去检修导致信息外泄。
2004年5月,的***花旗集团下属的花旗***服务公司就是在快递运送途中,丢失了记录有390万客户***帐号、交易记录等信息的电脑磁带。
2006年6月集团旗下的两家子公司以商业为由起诉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关键证据就是一块存有双方文件文档资料的硬盘。
由此可见,敏感信息的拥有者如果能够正确对待存储介质的管理、使用和销毁工作,尤其是抓好介质在转移到外部环境之前的信息销毁工作,很多泄密事件是可以有效避免的。因此,销毁工作作为信息安全的一项重要环节,需要我们进行大力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信息安全防护意识,这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三)修缮房屋时。修缮办公用房或***干部修缮住房,对房间进行清理,销毁处理积存的文件、资料,但没有对存放的文件进行认真清理核对,误将密级文件夹在旧书报中出售给废品收购人员,造成失、泄密。如1991年底,某省一位行署专员之妻为修理住房,将多年积存未认真清理的文件、资料、书籍共57公斤,一次卖给小贩,其中有几十份密级文件。
(一)销毁的都是已文件的错误心理。对密级文件、资料的保密期限和程序无知,以为凡是要销毁的密级文件、资料都是已经的。在这种心理作用下,销毁文件过程中,将密级文件、资料当作非密级文件、资料处理,造成失、泄密。可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会将重分的密件,和对本单位作用不大,没有存档价值,但尚未的密件列入销毁文件的范围;还有,有些密级资料,可能已经部分公开,但部分公开不等于全部公开,即使是已经公开的那一部分,也许还和以前作为密件存在时,表述形式、方法会有所不同。比如编的党内秘密刊物《内参选编》,常常就有这种情况。不懂得这个道理,就容易将密件和非密件混在一起处理,导致密件失控。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