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二:消磁法
磁盘或是磁带等储存媒体,都是磁性技术,若能***其磁性结构,既有的数据便不复存在。一般企业可以购买小型消磁机做单卷消磁,但消磁机磁波高,大量消磁委托专门公司较迅速安全。
方法三:捣碎法/剪碎法
***实体的储存媒体,让数据无法被系统读出,也是确保数据性与安全性的方法之一。除了进行磁盘、磁带的低阶格式化外,更采用实体捣碎的方式,让数据储存媒体残骸,无法被有心人士利用。
1. 删除一个文件之后,还没写入新的内容之前,这个文件其实还存在于磁盘中,只是通过手工找不到磁盘上对应这个文件的目录了。
2. 删除一个文件之后,重新写入了新的内容,但是没有把全部的内容覆盖。
以上两种情况,种的话就可以通过一些比较容易在市面上找到的软件重新搜索下目录,找到那个被“涂掉”的目录页,那么那份原本的内容就找到了。第二种情况的话就比较麻烦,虽然可以通过软件找到原本文件的名字,但是因为文件已经有一部分被擦掉了,所以也只能找到剩下的没被擦掉的一半文件了。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刚刚说到如果一个文件删除之后磁盘写入新文件的时候其实是擦掉一个字再写上一个字的,这对于磁盘来说效率很低,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磁盘碎片”。
用户手工进行磁盘碎片整理的过程也就相当于手工把磁盘扫描一遍,一旦看到已经涂掉目录的内容,就把内容给擦掉。这样整理之后的结果是磁盘焕然一新,新来的数据写的很快,但是如果想要再找回文件,那就更困难一些。
(二)后环节,不会出错的侥幸心理。有的人清楚销毁文件的有关规定,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与规定相违背,可能会造成失、泄密的后果,却心怀侥幸,以为文件从制发或从收文开始到销毁,经过了许多程序,许多阶段,很长的时间,没有出问题,现在到了销毁这后的一道环节,也不会出什么问题,结果偏偏出了纰漏,造成失、泄密。如有人运送密级文件去销毁,文件***不牢,途中丢失,造成失、泄密,就是这种侥幸心理影响下产生的后果。
(二)切实落实文件销毁制度。密级文件销毁制度,象其他各项保密制度一样,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是总结不少深刻教训后建立健全的,也是保密工作的经验结晶。制度规定得很具体,好操作,关键是落实。只要严格地按要求做,就不会发生失、泄密事故。现在有的地方采取定期销毁和需销毁的文件统一由保密工作部门“集中销毁”的办法,这是针对文件销毁过程中失、泄密问题增多而加强文件销毁制度落实工作的一种新的做法。适合采用这两种方法的地方,不妨使用。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