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污染事实上已成为困扰全国的环保新课题。它悄悄地“隐藏”在万里晴空中,却成为近几年夏天列入监控指标以来众多城市的大气环境污染罪魁祸首。臭氧几乎能与任何生物组织反应,对呼吸道的破坏性很强,频频上媒体头条,污染不容忽视,应像雾霾一样重视,采取综合措施加以防治。
2015年6月所有超标天数中,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超过了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与之呼应,7月23日广东省公布2015年第二季度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臭氧成最常见首要污染物;另据媒体报道,6月至8月京津冀地区的近半数污染日内,臭氧均代替PM2.5成为空气首要污染物。臭氧其实比PM2.5更可怕,它危害是各方面的。
1、臭氧对人类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臭氧会刺激和损害鼻粘膜和呼吸道,这种刺激,轻则引发胸闷咳嗽、咽喉肿痛,重则引发哮喘,导致上呼吸道疾病恶化,还可能导致肺功能减弱、肺气肿和肺组织损伤,而且这些损伤往往是不可修复的。对患有气喘病、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的人来说,只要暴露在低浓度的臭氧中,都可能对他们产生明显的危害。同样,臭氧也会刺激眼睛,使视觉敏感度和视力降低。它也会破坏皮肤中的维生素E,让皮肤长皱纹、黑斑;当臭氧浓度在200微克/立方米以上时,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让人头痛、胸痛、思维能力下降。此外,臭氧会阻碍血液输氧功能,造成组织缺氧;使甲状腺功能受损、骨骼钙化。臭氧会让植物的叶绿素、类红叶素和碳水化合物浓度降低,对光合作用产生影响,从而降低农作物的产量。
2、臭氧之下儿童和孕妇最危险
由于臭氧的比重约为空气的1.66倍,常常聚集在下层空间,儿童是最直接的受害者。孕妇在怀孕期间接触臭氧,出生的宝宝可能会先天睑裂狭小(也叫先天性小眼症,一般是怀孕三个月时胎儿眼球发育不理想所致)。
3、臭氧的时间性和季节性都很明显
臭氧浓度在清晨是非常低的,8点之后,随着形成臭氧的废气越来越多,日照时间越来越长,臭氧浓度也逐渐升高,于14点到16点之间达到峰值,之后再缓慢降低,到晚上8点后,臭氧浓度又恢复了最低状态。
东莞环保相关人士介绍臭氧浓度的最高峰集中在夏季。这期间,对臭氧的形成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日照强、云量少、风力弱。这就是看似风和日丽的时候,人们游玩时却会出现喉咙眼鼻不适的原因。
室内的臭氧浓度一般都比室外低50%,如果房间密封良好,采用了空调系统的话,臭氧浓度就会更低。不过,电机运转中放出的火花、静电复印及电视机的工作过程,都会使空气中的部分氧气转变为臭氧。所以机电房、静电复印机房、计算机机房等都是臭氧高发地,反而要注意通风。还有一种“室内”也是臭氧集中地——飞机座舱。机舱里的臭氧主要来自大气环境,臭氧层主要分布在高空10千米至50千米的大气层中,而民航飞机的飞行高度一般是7千米至12千米。
臭氧污染是一个国际性话题。美国洛杉矶经过几十年治理,情况大有好转,但每年仍有几天臭氧超标,专家建议实行区域大面积综合治理。臭氧前体物是流动性很强的物质,一个地区产生的氮氧化合物可能本地人感觉不到,反而飘到其他地方形成臭氧。单个城市治理臭氧效果不会太明显,应在华北五省、长三角、珠三角等臭氧污染严重的地区建立区域防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