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距离“智能家居”究竟还有多远?
作者:2015/1/21 4:00:42

“智能家居”是近几年科技界比较热门的领域之一,各大科技厂商的跟进更使其备受关注。但是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距离所谓的“智能家居”貌似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许多智能家居设备也由于功能和体验等方面的短板而处于滞销状态。

 

  美国科技博客网站GigaOM的知名撰稿人斯塔西·希格金波塔姆(Stacey Higginbotham)近日发文对智能家居的发展前景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下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现如今,大部分人对于智能家居并不***,来自市场研究机构Parks Associates的数据显示,目前只有13%的家庭所拥有的互联网设备不是电脑、手机或平板,由此可见智能家居距离大众消费者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我们距离“智能家居”究竟还有多远?

 

  上周我在一次会谈中与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物联网标准团队曾就“如何让消费者适应智能家居”的话题进行了探讨,随后也获得了一些基本成熟的想法。

 

  目前的智能家居尚不能让人满意,为何这样说呢?在我花费300美元为我的客厅添置飞利浦Hue智能灯之前,我不得不考虑一下我为何需要它们。幸运的是,我本人对IFTTT(If This Then That)这样的工具比较了解,所以我能够看到将家中的照明系统与网络服务连接之后可以带来的巨大便利,比如提醒我注意***的走势、与我的编辑进行联系以及对我丈夫进行***等等。

 

  但是,相对于人们已经比较依赖的Wi-Fi网络来说,对智能家居几乎没有什么依赖性,所以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让人们真正接受这些物联网设备,让人们能够有对家庭进行自动化改造的冲动。

 

  在我看来,目前一共三个阻碍因素,分别是产品的营销推广、售价以及人们对个人隐私的担忧。

 

  为何需要智能家居?

 

  对于智能家居设备的营销人员来说,尽管他们向我们描述了一个个美好的前景,比如当孩子下学回家踏入家门后能***时间获得对应的信息,比如智能家居设备能够在家庭成员一早醒来时就能进入待命状态等等,但是消费者往往并不确信这些看似诱人的前景,所以营销人员更应该从消费者***基本的需求出发。

 

  我们有必要弄清楚“智能家居”的概念,它是全自动的么?它是很好玩的么?它是节能的么?没有人知道智能家居能给他们带来哪些便利,或者他们为何需要智能家居,这也正是许多消费者在发给我的电子邮件中询问***多的问题。

 

  上述这种情况和营销困局实际上涉及到另外两个问题:智能家居是相互共享的,同时也是比较复杂的。这两个问题都需要人们对智能家居设备有一种新的认识,让他们能够了解到相对于目前的科技产品来说,这些设备在相互连接之后能够为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多大的变化。举例来说,目前科技行业针对电脑和手机这两个领域的营销做得非常成功,并将它们变成了大部分人都拥有的私人设备,但是对于智能家居来说,显然还远远未能得到这种状态。

 

  所以从营销角度来看,我们很难弄清楚如何去销售一台高度私人化同时还具备共享性的设备,试想如果你的智能设备都是通过手机或手机应用来触发的,那么对于客人、孩子或整个家庭而言都会是个难题,毕竟有的人使用的Android手机,而有的则使用iPhone,所以很难进行统一。

 

  家庭Hub的发展

 

  在谈及智能家居的复杂性时,我们先从一个基本前提说起。目前大部分家庭Hub厂商所提供的超级详细的编程式解决方案并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厂商所设定的智能家居设备应用逻辑往往与真实的使用环境有所脱节,前者大多比较死板,而后者的要求则比较灵活,所以这就很容易让消费者丧失对智能家居的兴趣。

 

  另外一个问题是人们通常不过购买一整套的智能家居设备,而是购买数台自己真正需要的设备。通常情况下,这些设备都需要被连接到云端才能正常使用,那么这自然就会给设备厂商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额外的成本投入以及设备可能会在断网或API阻断的情况下出现崩溃的情况等。

 

  如今Hub已经成为智能家居的主要解决方案,它们通常拥有足够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Wi-Fi网络和断电继续工作等,但是这仍然需要消费者能够用类似工程师的思维对这些设备进行配置和管理,但实际上这并不合理,我们不能让消费者像工程师那样经过多种尝试之后才弄清楚自己的真正需求,而是从一开始就能够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让智能家居设备能够迅速融入到他的生活中并扮演重要的角色。

商户名称:广州巨人安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