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星Note7自燃以来,NAND和DARM价格疯涨,连带着使内存条和固态硬盘等产品价格也暴涨,内存条涨幅超过同期房价涨幅,堪称"金条",固态硬盘价格直接翻倍。在受制于人的局面下,使外商可以肆意操作价格。
目前,市面上的SSD虽然有一些品牌是国产的,比如联想的SSD,但NAND和SSD主控芯片都并非中国大陆厂商提供。比如NAND来自三星、SK海力士、东芝、闪迪、镁光,SSD主控来自马维尔、慧荣。什么时候能买到完***产化的SSD和内存条则是很多国人的心声。
不久前,紫光和一家台系厂商签署战略合作协定,双方在存储产品供应链、产品设计、代工生产等领域***深化合作,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合力拓展快闪存储市场。
紫光此举主要是为了把自己的NAND更好的卖出去。目前,场景存储的32层3D NAND已经小规模量产,产能正在爬坡过程中,因而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怎么把这些芯片卖出去。毕竟相对于三星、SK海力士、东芝等大厂,长江存储现在的32层NAND在产品性能上没有优势,而且在品牌和口碑上,客户显然更青睐三星、SK海力士、东芝等大厂。
因此,要想实现快速商业化,把芯片卖出去,如果能够寻找到靠谱的合作伙伴,则显然是有益于长江存储推广和销售NAND的。
而台系企业,在控制器设计、系统产品的开发、颗粒封装测试、固态硬碟(SSD)模组制造、行销和服务等都有一定建树,通过和台系企业合作,确实有利于紫光打通产业链,在较短时间内构建起自己的***产业链,是快速实现产品商业化的有效途径。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紫光就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台企身上,毕竟与台企合作,被坑的例子也很多,紫光也积极与内资企业合作。
据小道消息称,国内采用自主CPU开发SSD主控芯片的厂商,也与紫光进行磋商,打算打造自主CPU主控芯片+长江存储NAND的固态硬盘。这种固态硬盘,比如今那些拿ARM内核做主控芯片的固态硬盘在安全性上,显然要更有保障,毕竟自主CPU的源代码都是自己写的,发现问题自己都能改,而ARM的内核就是一个黑箱,洋人卖给你啥,你就用啥,你要什么输入,要什么输出,洋人给你调,你能做的只是应用。如果能把成本控制下来,那对于广大消费者***是一个利好。
另外,随着长江存储等国内企业产能进一步扩大,NAND的价格会越来越便宜,这会拉低固态硬盘的价格,进而引发民用PC市场发生固态硬盘对机械硬盘的换代。
虽然如今***PC销量逐年萎缩,已经成为红海,但PC的存量异常巨大,很多2011年后的电脑,换一个SSD,就可以立马复活(日常办公上网影音而言,不玩3A游戏),这会使SSD有可能成为一个市场突破口。
同时,SSD主控芯片恰恰对生态要求远不及PC那么高,自主CPU只要性能功耗满足要求,完全也可以用起来。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