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上季PM2.5仅一天超标
作者:2012/5/23 7:25:08

 

     昨天下午,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发 布今年第一季度环境状况公报,其中, PM2.5 出现超标的天数有1 天。同时,也公布了24 家重大环境违法的企业。  
    上季PM10同比下降  
    市人居环境委公布的2012年第一季度环境状况显示,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持良好 水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优)和二级标准(良)的天数共计90天,占总天数的98.9%,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2个百分点。二氧化硫日平均浓度为0.008毫克/立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0.005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日平均浓度为0.046毫克/立方木,比上年同期下降0.016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记者注:PM10)平均浓度为0.053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0.017毫克/立方米,约二成。  
    梅林水库水质Ⅰ类变Ⅱ类  
    在市民比较关注的饮用水源地水质方面,环境公报显示达标率为100%,与上年同期持平。径心水库、枫木浪水库、梅林水库、铁 岗水库、赤坳水库等水质类别为Ⅱ类,水质为优;西丽水库、石岩水库和松子坑水库等水质类别为Ⅲ类,水质良好。与上年同期相比,梅林水库水质类别由Ⅰ类变为Ⅱ类,西丽水库和松子坑水库类别由Ⅱ类变为Ⅲ类,水质有所下降,其他水库水质变化不大。市人居环境委减排处负责人表示,全市14 条主要河流中,沙湾河水水质基本保持稳定,除茅洲河、观澜河、凤塘河水质污染程度同比有所加重外,其他河流水质污染程度有所减轻。  
   PM2.5西北部高于东南部  
    3 月8 日至3 月31 日,全市国控点位PM2.5 监测日平均浓度在19~90 微克/立方米之间,按照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日均浓度标准要求评价,达标率为100%。自3 月8 日起,我市人居环境委正式通过互联网向公众公布18 个检测子站的实时数据。从发布到现在两个月的监测数据来看,我市PM2.5 浓度分布的特点是:受工业布局和区域污染物输送的影响,我市PM2.5 浓度西部和北部地区高于东部和南部地区;时间上由于车辆出行对污染物的贡献,每天早晚出行高峰上午6 时30分到10 时左右,下午5 时至9 时左右明显高于其他时段。从2011 年荔园监测点研究数据的初步结论,我市PM2.5 的浓度秋冬高于夏季,受气候条件影响,秋冬季节PM2.5 浓度有所上升。我市PM2.5 的浓度受气象条件影响比较大,在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情况下,PM2.5 的浓度会出现超标的情况。3 月8 日到5 月8 日两个月的监测结果分析,全市18 个监测点的日平均浓度出现超标的天数有1 天,出现在3 月13 日,日均值为77 微克/立方米(国际规定日均值高于75 微克/立方米为超标)。  
    19个站点覆盖全市  
    目前,我市共有19 个PM2.5 监测子站,分布在全市的6 个行政区和4 个新区,其中国控环境监测子站8 个(南湖、洪湖、荔园、华侨城、南油、荔香、盐田和龙岗),市控环境监测子站11 个(宝安、松岗、光明、沙井、龙华、横岗、观澜、福永、坪山、坑梓和葵冲)。大鹏新区葵冲站于今年3 月份安装完毕并投入试运行,在完成3~6 个月的试运行考核期后将向公众正式公布检测结果。19 个点已经基本覆盖全市2000平方公里区域。“每个检测点都能代表所检测区域的空气质量情况,并不是仅仅代表每一个具体的位置。我市共建成道路大气监测子站(简称路边站)3 个,其中两个加装了PM2.5 的检测器,从今年第一季度两个路边站PM2.5的监测数据与18 个环境监测子站同期的监测数据比较来看,两个路边站的监测结果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原因是国家对路边站的布设没有规范,我市的3 个路边站受到场地的限制,均布设在天气扩散条件比较好的路段,不能很好地反映车流量大,不利于废气扩散的路段的污染情况。

商户名称:深圳维中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