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村灯会今年好“威水
作者:2011/2/26 6:22:56

 
泮村灯会今年好“威水”
泮村灯会今年好“威水”      ***佈時間:2011-1-25 13:01:55
 
 

(引用地址:大洋新闻 时间: 2011-01-25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华莹、黄国金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1-01/25/content_1253163.htm)





 

 

泮村制灯老艺人正在制作大花灯。



舞灯***来到牛口村时,从村前的池塘趟水进村,成为了泮村灯会的一大特色。

 

正月十三泮村后人齐赏花灯  

  本报讯 (记者华莹、黄国金摄影报道)将于2011年正月十三盛大举行的“泮村花灯会”,今年将大不同。记者从开平市水口泮村邝氏族务理事会获悉,今年的开平水口泮村第十八届花灯会暨***雷、方、邝宗亲商务考察联谊盛会,将聚集***雷姓、方姓、邝姓三姓宗亲回到泮村寻根问祖,认识侨乡新开平。

  35斤巨型花灯现雏形

  尽管距离农历正月十三还有大半个月时间,然而泮村邝氏族务理事会已经启动今年灯会的前期筹备工作。昨天,记者前往位于开平市水口镇的泮村了解到,灯会主角——达35斤重的巨型花灯已现雏形,三个直径5尺的灯肚框架全部编制完成。

  在塘唇村和书厦村的花灯制作现场,记者看到,扎灯老人先用竹竿和竹篾扎制成桔形或橙形以及传统灯笼式的框架,然后用红色、绿色等五种颜色的彩纸糊贴成形,再用金银饰纸装饰花灯。削竹竿、编竹篾、打面浆、糊彩纸……几位扎灯师傅正有条不紊地工作。

  按照传统规定,每年泮村灯会都将扎制3个大花灯,代表龙田、塘唇、书厦三条自然村,主要由塘唇村和书厦村负责制作。“如果3个人一起赶工,制作一个大花灯大概需要18天时间。”泮村邝氏族务理事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负责扎灯的村一定要在正月十二日中午之前完成扎灯任务,赶在当日傍晚举行送灯仪式。

  据了解,泮村花灯由灯芯、灯须、灯头、灯肚、灯脚等几个部分组成。灯的规模大小、形式模样,均有明确规定:灯芯长16尺,灯须宽9尺,灯肚直径5尺,灯脚为六角形,宽3.2尺。花灯制作工序繁琐复杂,工艺精细考究,是泮村独有的民间手工艺。

  相关链接:

  “泮村灯会”

  位于开平市水口镇,地处新会、台山、鹤山交界口的泮村,每逢正月十三便会举办灯会舞灯,意在泮村永保安宁,族人健康长寿。

  “泮村灯会”相传始于明朝(1464年正月十三),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正月十三当日,泮村村民们抬着三牲祭品,以罗伞彩旗开路,三个大花灯采取不同方向、不同路线游遍泮村四十八个自然村,每到一条村,都是***齐鸣,村民舞着醒狮或金龙在村口迎送,并一起游村。从早晨到黄昏,游遍全乡。

  “泮村灯会”作为泮村邝氏族人独有传统习俗,有着特定的程序和仪式,包括扎灯、送灯、起灯、舞灯、打灯等多个程序。2007年5月,“泮村灯会”成功申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2008年6月入选第二批***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看点:

  ***“雷方邝”三姓宗亲齐赏灯

  泮村后人共赏花灯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届的泮村灯会还将邀请***雷、方、邝三姓宗亲来到泮村,寻根问祖。”开平市水口泮村邝氏族务理事会会长邝玖玲表示,以“泮村灯会”为桥梁,能够让海内外的泮村后人回到侨乡、认识新开平。“也希望借此机会吸引侨胞们回来***办企业,共同繁荣开平经济。”

  据介绍,泮村共有48个自然村,人口共1万9千多人,全部姓邝。泮村也是***的侨乡,现有旅外华侨、港澳同胞3万多人。泮村后人漂洋过海到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定居。

  据悉,邝氏族务理事会今年还发送出700多封信函,邀请海内外的泮村后人回归故里共赏花灯。“预计将会吸引300至400位来自海外的华侨回来。”邝玖玲告诉记者,近年来越来越多侨胞回泮村祭祖,认祖归宗。

  红线女或回故乡观灯

  除此之外,邝氏理事会还邀请了众多祖籍泮村的名人,回到故乡泮村参加花灯会。“原名邝健廉的红线女也是开平水口镇泮村人”。

  据了解,红线女是我国粤剧表演艺术家、粤剧红派表演艺术创始人。邝玖玲告诉记者,日前邝氏理事会已经致函邀请红线女回乡。红线女回应表示,如果身体无恙,将会如期参加。

  据介绍,开平水口泮村第十八届花灯会暨***雷、方、邝宗亲商务考察联谊盛会将于农历正月十二开始,为期两天。其中数第二天的“三灯汇聚”、“龙灯戏水”等活动***具观赏性

商户名称:江门东艺宫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