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防在线 | 时间: 2009-06-03 | 文章来源: 石家庄消防 | 作者: 武胜华 |
5月21日,石家庄市行唐县发生一起***储罐***事故,当地***迅速***有关部门对储罐内的270吨***实施转移。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转移方案受阻,险情加重。根据指挥部要求,5月27日,行唐县消防大队、石家庄市消防***大队相继投入排险救援工作中。截止到6月1日,在当地***指挥部的积极配合下,市、县两级消防部门经过连夜***,成功解决了原料转移的技术难题,险情被成功排除。这也是石家庄消防******处置***泄漏事故。 事故发生在行唐县玉亭乡东玉亭村。在一家村民的耕地内,一个装有270吨***的入地储罐发生***,导致周围数十亩小麦被熏死,临近村庄居民也被紧急疏散。发生***的原因是该村民聘用无证焊工私自焊接储罐,造成罐体质量不高,在承压后局部发生***导致***。 事故发生后,行唐县委、县***迅速成立了以县委***为组长、各职能部门为成员的指挥部,专门负责这次***事故的处置工作。该储罐长15米,直径为5米,形体巨大,而且被土掩埋,救援人员根本无法找到准确的泄漏点实施堵漏,当地***指挥部决定对罐内的***进行转移。由于罐体***的进出料口被堵塞,指挥部决定首先对罐体进行减压处理,然后再将进出料口堵塞的铁管锯掉,通过锯出的进出料口用水泵将罐内的液体抽出转移。这一重任无疑落到了肩负抢险救援职责的消防***身上,对石家庄消防***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这不单单是他们***处置此类***品,更是因为***有着十分特殊的理化性质。 ***是一种无色或淡***发烟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潮解,熔点-70℃、沸点:57.6℃、相对密度(水=1)1.48,可以通过吸入、食入、经皮吸收等途径对******造成伤害,尤其是对人睛及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高浓度可引起***混浊,呼吸道***,甚至***,皮肤接触后可引起***坏死。该物质受热或遇水分解放热,并放出***的腐蚀性烟气,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硅。***是一种***的、强氧化性气体,遇水后变成盐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但更可怕的是,***与储罐的铁发生反应后会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而氢气则是一种******的***气体,与空气温和后遇明火就可能会发生***。 而在事故现场,巨大的罐体已经发生***,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开始进入罐体,罐内的***遇水、遇空气后开始分解,产生大量***和热量。晚上,挥发出的***与大气中的水蒸汽混合,凝结成大量的***蒸汽,笼罩在罐体上空,随风飘动,将周围100米内的麦田全部被熏死,并且对周围村庄形成威胁。白天,***分解产生的热量使罐体温度急剧攀升,加上连遇高温天气,罐内温度一度达到了67摄氏度之高。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罐体随时都有可能因为高压而发生物理***。而一旦发生***,周围的村庄和南临200米的京昆高速公路都将受到***,后果严重。 不能用水冷却,不能出现明火,充斥着***、***物质,这一切都为实施减压和输转工作增加了难度。为了尽快消除隐患,在充分考虑了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后,指挥部决定利用不产生火花的空气动力钻在罐体打孔泄压,利用小型钢锯手动割断直径5厘米的进出料口放入输导管。5月28日,在行唐县***消防大队大队长周彦旭和教导员张伟的指挥下,该大队消防队员周会昆、王正伟身着重型全封闭式防化服,携带空气动力钻和机油,冒着生命***深入现场实施打孔泄压作业。为防止钻头与罐体发生火花,消防队员在实施打孔作业时,通过点滴机油方法有效避免了火花产生。经过近20分钟的努力,在消防队员拨出钻头的瞬间,强大的气压喷薄而出,减压成功。由于采取了有效的防护措施,实施泄压的消防队员没有任何伤害。5月29日,市消防支队***大队大队长杨国强带领***队员到场增援,***一中队王国标、代族明两名***队员进入现场,同样利用机油降温的方式用小钢锯手动锯掉了进料阀上的带弯坚管,为实施输转工作奠定了基础。随后,指挥部开始利用离心泵实施输转工作。但由于罐体内气温高,原为液体的***在输转过程中分解气化,传导管内根本形不成充液柱,致使用外置式离心泵实施输转的方案失败,现场排险工作顿时陷入僵局。 5月30日,石家庄市***艾文礼市长到事故现场实地了解工作进展情况时指出,石家庄市***消防支队要采取一切措施,尽快消除隐患。5月31日,根据支队支队长申春燕命令,石家庄市***消防支队长副支队长秦津立赴行唐事故现场参与救援工作,***大队***于朝晖带领***一中队抢险救援车、***二中队防化洗消车和一部运兵车共22人随行赶赴现场。 当日中午12时增援力量到达现场,在与现场守护的行唐县***消防大队会合后,副支队长秦津立、***大队***于朝晖、行唐大队大队长周彦旭、教导员张伟、***一中队指导员任晓明、***二中队代理副中队长王传家立即投入工作,与当地***指挥部研讨排险方案。从事故现场到吃饭休整的乡***,从分散商议到集中研讨,由当地******、环保、安监、电力等职能部门和***组组成的指挥部就如何排队险情提出了十几种解决方案,有的被***现场否决,有的通过模拟实验被证明不可行。在我消防部门的积极推动下,现场指挥部本着“谋定而后动”的原则,按照迅速除险,确保安全的要求,经过近9个小时的讨论,通过参考***中队携带的消防***化学口处置系统解决方案,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终于敲定了救援方案。即由消防***在罐体上预先打出的泄压孔周围,再破拆一个50厘米见方的洞口,然后将预先准备的带有耐高温、耐腐蚀电线的深水潜水泵放入罐内,在罐体内部将液体向外部预先准备的槽车输转。为了提高操作的安全系数,秦津立副支队长还特别提出了通过泄压孔输送液氮,降低温度,转换可燃***气体的方案,被指挥部采纳。 根据安排,现场消防***分成三个破拆行动小组和一个洗消组,其中***一中队为***行动小组,***二中队为第二行动小组,行唐大队为第三行动小组同时负责洗消。每个破拆小组由一名指挥员、两名破拆人员、一名警戒哨、两名现场监护人员组成。每组的指挥员负责本组的行动指挥,警戒哨在上风口负责观察现场整体情况,遇有险情及时报告并提示破拆人员撤离,监护人员负责破拆人员防护服的穿着、洗消、拆卸及出入现场的护送工作,参与破拆的六名***均着重型全封闭型防化服,携带呼吸器,为防止罐体高温***和液氮***全部外戴防冻***手套。按照分工,***和第二行动小组通过用钻头打孔方式将破拆洞口的一个整边和两个半边打开,为液压剪施工做好准备,然后再由第三行动小组用液压剪完成整个破拆工作。根据呼吸器的提供空气的时间,指挥员确定了每个行动小组在现场工作30分钟,出入洗消时间10分钟。 21时25分,秦津立副支队长召集参战***作了动员讲话。他在讲话中向***详细介绍了方案的实施步骤,特别是对液氮的冷却置换作用进行了介绍,并鼓励大家放下顾虑,胆大心细,密切配合,确保圆满完成任务。***大队于朝晖***就操作中的关键性、细节性、安全性问题进行了详细安排和部署。 21时30分,指挥部下令开始行动。现场工作人员开始向罐体输送液氮。***行动小组开始检查呼吸器压力、着重型防护服工作。 22时10分,***行动小组指挥员任晓明命令破拆人员王国标、代族明进入现场打孔破拆。22时40分,***行动小组撤出现场,在经过洗消后休息。 22时55分第二行动小组指挥员王传家命令破拆人员梁成志、王启进入现场打孔破拆。23时20分罐体挥发出大量的***气体,在与空气中的水蒸汽结合后形成白色的盐酸雾,现场可见度降低,行动小组提前撤出。 此时,巨大的白色雾团笼罩了整个现场,全体人员撤出现场。 23时37分,白色雾团飘散,***行动小组进入现场,将前两次打出的孔通连,并用铁铤掀起一个15厘米和一个7厘米长度的小角。6月1日零时03分撤出。 6月1日零时8分,第二行动小组继续打孔破拆。零时28分因挥发出的***气体过多,行动小组临时撤出。巨大的白色雾团再次笼罩了整个现场,全体人员撤出现场。 零时28分,白色雾团减小。行动小组再次进入现场实施破拆。 …… 在实施破拆过程中,白色雾团像阴霾一样一次又一次笼罩现场,抢险人员一次又一次撤出,但一次又一次地返回现场。整个抢险战斗就像一场险情与排险人员之间的***,虽然他们多次撤出,但从无放弃。战斗中,身着重型全封闭防化服的***队员在高温现场长时间工作,体力透支严重,只能靠监护人员搀扶返回。现场的盐酸雾气将防护服的金属拉锁严重腐蚀,给脱卸造成了困难,而不得不更换新防护服。指挥员密切关注现场情况变化,及时提示破拆人员撤出时间,为整个破拆行动顺利完成提供了保证。 2时55分,50平方厘米的破拆口已经被打开一半,***艰难的打孔破拆工作完成。第三行动小组破拆人员到现场实地查看,在确认可以使用液压剪切割时,全体退出。第三行动小组准备实施***后的破拆。 当日,第三行动小组,即行唐县消防大队圆满完成破拆任务,深水潜水泵成功入罐。目前,输转工作已经开始。 这是石家庄消防***处置******事故。在方案制定过程中,我消防车辆携带的化学灾害事故处置辅助决策系统为指挥部正确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次抢险任务的圆满完成,不仅圆满完成了市***的重托,而且在当地展示了石家庄消防******精湛的战斗能力,得到了当地***和群众的普遍赞誉,为石家庄消防***赢得了荣誉。 |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