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火灾调查中的木材燃烧痕迹的分析与探讨
作者:2009/3/10 8:05:49

中国消防在线 | 时间: 2009-03-06 | 文章来源: 内蒙古消防总队赤峰消防支队 | 作者: 郑国华

木材燃烧痕迹是火场中较常见的痕迹,也是火灾调查中经常用的重要痕迹。通过对木材燃烧痕迹的研究、分析,可以查出火灾发生、发展、下降的一些不同情况。

下面就木材燃烧痕迹在火灾调查中的分析及其运用作一个初浅的论述。

木材燃烧痕迹种类及特征

木材是常用的建筑材料与家具制造材料。木材是许多物质的合成物,其组成主要是纤维素,木质素及少量糖、脂和无机成分。构成木材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还有少量的氮和其它元素。干燥木材主要元素的百分比为:碳50、氢6.2、氧43;含水率为13%的木材各元素的百分比为:碳43.5、氢5.2、氧38.3。木材的燃烧,要经历干燥、热分解、炭化、燃烧等过程。燃点为200°C以上,自燃点400°C以上。此外,木材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性——低温自燃,在低于其燃点温度下长时间受热,木材也会发生自燃。

明火燃烧痕迹

在明火作用下,木材很快发生热分解并燃烧炭化,发生气固两相燃烧。

特征:炭化层薄、炭化层裂纹较宽、深,呈大块波浪状痕迹。

辐射着火痕迹

热辐射作用下,木材按照干燥、热分解、炭化、无焰燃烧、明火燃烧的次序变化。

特征:炭化层厚、龟裂严重、炭化层表面有光泽,炭化层表面裂纹随温度升高而变短。

受热自燃痕迹

温度不高的长时间受热过程中,木材经历长时间的热分解和炭化过程,***后发生自燃。

特征:炭化层深,有不同程度的炭化区,沿传热方向将木材剖开,可依次出现炭化坑、黑色的炭化层、发黄的焦化层。

低温燃烧痕迹

100~280ºC左右,更低温度下的受热自燃,其热分解和炭化时间更长。

特征:具有较深的不同程度的炭化区,炭化层平坦,呈小裂纹,沿传热方向将木材剖开,可依次出现炭化坑、黑色的炭化层、发黄的焦化层。但焦化层居多。

干馏着火痕迹

干燥室内温度失控,没有空气时,发生热分解,析出***,遇空气燃烧。

特征:炭化层深,厚而均匀,可发现***。

电弧灼烧痕迹

电弧使木材很快发生燃烧,但由于电弧作用时间短,若灼烧后未发生明火燃烧或很快熄灭,可留下灼烧炭化坑。

特征:炭化层浅,炭化非炭化界限明显,炭化可石墨化。

赤热体灼烧痕迹

赤热体接触木材而留下的炭化痕迹。

特征:炭化层厚薄不均,有明显的炭化坑、洞,炭化区域非炭化区界限明显。

木材燃烧痕迹的证明作用

证明蔓延速度

炭化层薄,炭化与非炭化部分界限明显,说明火势蔓延快;炭化层厚,炭化与非炭化部分界限不清,说明火势中等;炭化层厚,炭化与非炭化部分有明显的过渡区,说明火势蔓延慢。

证明蔓延方向

根据多个木构件残余部分判断

根据木材不同侧面炭化程度不同判断

利用木材燃烧后的斜茬方向判断

利用木板上烧的洞的开口状态判断

证明燃烧时间和温度

利用炭化深度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燃烧时间:t=X/v

火场温度:T=T0+345lg(8t+1)

应用公式时要注意外界因素对炭化速度的影响。

此外,还可利用炭化裂纹形态判断:木材炭化裂纹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密,横向裂纹长度变短;木材炭化裂纹的数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裂纹宽度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变宽。

证明起火原因

如木材上有电灼烧痕迹,则有可能是电气线路短路引起火灾;如木材炭化均匀,边缘明显,则有可能为液体燃烧形成的痕迹。

商户名称:广州市平安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