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搬迁新居的***年春节是很幸福的,那不仅是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由于我朋友较多,房子很多东西都是朋友送的,包括装修都是叫朋友给我做好的,所以,这个房子有很多特别的内涵。还有个朋友过来看我,看到我新房子装修得很有格调,竟然问我为什么不装门铃,我说有些门有门铃的,我怕使用寿命短,到时要拆门就麻烦了,有线的门铃怕***装修。我也只是说说,因为当时买房的时候门就是这样了。可第二天,那个朋友给我送来一个能者无线门铃,说这个是品牌货,16和弦音乐,如果老人耳朵不好使,还可以看闪灯就知道有人按门铃了、、、说着就给我安装上去了,一试,感觉果然不一样,还可以***音乐。整个过程很简单,换谁都会装,可朋友好象很有成就感。
那天我们家的门铃响了,门口站着的是对门邻居,真不好意思让她站在门口,她说春节她们要回老家过年,请我们帮她照顾一下家。我懂她的意思,无非是请我们留心一下,要是哪一天对门洞开,就立即报警。
过完春节,我们家的门铃又响了,凭感觉有客,我去开门,还是对门的邻居,她笑眯眯地端了四块糖糕说:“家里自己做的、尝尝,”我们不好推却,收了。尝着乡俚土产的我忽然想,无功受禄怕是有什么原因吧,这才想起过年前的事,就这么随随便便应诺了人家,人家还真当回事。大概邻居家的乡风和我老家相似,吃着糕就闻到了裹粽子、划方糕、搡年糕的香气乡风。先前,老家也是家连着家,不过不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左邻右舍串门是常有的,谁家有些难事,总有人帮忙,有难的人不怕人见笑主动求人,帮忙的也热心,逢年过节有点好吃的都想让人分享一下为快。邻里也有吵架相骂的,多半是小事,即使遭人讨厌的***,也不过是不懂什么叫隐私,管得太宽之故。其中还有自怨自艾,称好心不得好报的。搬进城市,我们先是租的公房,家家都是自顾自,走出家门是大街,应有尽有,似乎有了钱就不愁。我们迁居新房以后,家家都装防盗窗,有的还装防盗门,我家没装防盗门,但是朋友装的门铃声音很柔和,也管用,就它的声音猜测,走进这间屋子的每一个人都是亲切的。夫妻龃齬、孩子淘气,这时,门铃响了,谁呢?这一响是善意的提醒,无论谁按响门铃屋子里立刻改变了气氛,可当发觉有人按错门铃,有时我就望着窗栅外的天空想,下一次该真是有人要进门。
我们幸福的春节,就是邻居按响了我家的能者门铃。那一次,我突然发现,自以为适应的城市生活还有许多缺憾,对于别人我近乎于麻木,更少有出自内心的帮助,却希望别人有所给予。我常常讨厌那虚伪的客套,却不自觉地当作文明的代词去使用,我憎恶鸡犬之声,老死不相往来,却时时闭门自守。这样的日子能守住吗?现在我们有了一个新家,有了一只悦耳的门铃,带来丝丝暖意,那门铃响起的瞬间,我就记起了对门邻居,想起春节吃糖糕的事,惦着老家的乡风。真的,那时候谁家安门铃?东家进西家出,张家长李家短,小孩子东奔西跑,大人们无所顾忌,日子过得拮据,心情还很愉快。不过,时代不同了,谁还愿意回到过去的日子,翻开旧时的皇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