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土木工程生命
作者:2008/10/9 4:30:12

 

记哈工大“结构健康监测与振动控制”***创新团队
    原国防科工委网站2008年7月8日报道:
    对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学院“结构健康监测与振动控制”课题组而言,近两年来不断有好消息传来:2006年,该课题组完成的“结构健康监测的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获得***发明一等奖;2006年末,在第三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评选中,该课题组李惠***从众多青年女杰中脱颖而出获得提名奖;紧接着的2007年初,李惠***成为哈工大新增7名长江学者中***的特聘女***,并入选“新世纪***级百千万人计划”;随后,该课题组完成的“重大工程结构的健康监测集成系统及应用”研究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而更让人感到高兴的是,该课题组以李惠为学术带头人的“结构健康监测与振动控制”团队当选为2006年度***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这是一个怎样的团队,他们又如何取得这般骄人的学术成就呢?带着这样一个个疑问,记者走进了“结构健康监测与振动控制”***长江学者创新团队。
悠久而厚积薄发的团队底蕴
  翻看该团队的成员履历不难发现,大部分人都来自黄河以南。素有“冰城”之称的哈尔滨,因不利的地理位置和严寒的气候而让很多习惯温热气候的南方人望而却步。他们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选择留在这里呢?团队带头人李惠说,“欧进萍院士是团队的核心和***,他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和人格魅力,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努力把工作做到***好。”这种精神,这种风格,在团队内无处不在。
  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支撑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发展,才有了今天的“结构健康监测与振动控制”创新团队。该团队的形成要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工程***王光远院士的带领下,该学科成为我国***早从事***工程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基地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期,刘季***在我国较早地开展“结构振动控制”的研究,是我国该领域研究的开拓者。
  20世纪80年代中期,欧进萍师从王光远院士,从事结构模糊随机振动基本理论的研究,先后在结构振动控制、健康监测等领域取得成果。近年来,欧进萍积极***和参与土木工程学科的***重大科技规划,并多次应邀在国际会议上作大会特邀报告。2003年,欧进萍当选为***院士。
  20世纪90年代初,李惠师从刘季***,开展结构控制研究。她在结构主动、半主动和智能控制方面取得系统成果。2000年以来,她开始从事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开创了纳米混凝土与结构研究方向,成为该领域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带头人。
  如今,“结构健康监测与振动控制”团队拥有1名***院士、3名***杰出青年***获得者、3名***跨世纪***人才计划获得者和2名省杰出青年***获得者,被公认为对我国在该领域跻身国际***行列做出了突出贡献。
公正而追求***的团队文化
    除团队带头人李惠外,“结构健康监测与振动控制”团队包括研究骨干5人、成员7人,此外还有他们各自培养的博士生、硕士生等。研究学科主要包括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保护工程、材料学科3个学科。如何将这么多***的人才融合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团队,这是李惠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竞争激烈不怕,就怕环境让人绝望。环境不公正,会让人看不到出路。”在谈到影响团队和成员发展的因素时,李惠说。欧进萍院士也常对团队成员讲:“如果你还没得到什么东西,那么你一定是不够出类拔萃。”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团队内部营造出公平、公正的科研环境和埋头苦干的钻研精神。
    也正是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团队逐渐形成了类似金字塔的梯队结构。在金字塔的梯队结构下,整个团队以项目为中心进行运作,并对每一名成员实行动态管理。这样一来,对于团队成员来说,既有一定的自由度,又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实践不断证明,金字塔的梯队结构更适合于团队作战。近年来,该团队通过承接***重大工程项目不断提炼科学问题,取得了多项具有突破性的创新成果:在我国***开展了耗能减振技术的工程应用研究,完成了我国***个结构主动控制试验,***开发出主动质量磁驱动控制系统,***实现了实际海洋平台结构冰致振动的MR智能阻尼隔振控制,***提出并开发出斜拉索索力监测与振动智能控制的一体化系统,开创了纳米智能混凝土与结构研究方向,***提出长寿命、与混凝土结构具有天然相容性的纳米智能混凝土应变传感器……
    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只有应用于工程实践才能彰显其价值。2003年,创建哈尔滨泰达尔科技有限公司,将其重大科学研究成果进行产业化,完成了各类光纤光栅传感器、光纤光栅解调仪、粘滞阻尼器、磁流变阻尼器、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集成与远程管理软件的产业化目标。2007年,成立深圳泰达尔智能工程有限公司,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将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应用和集成在具体工程中的***人才,形成了生产研发型和工程服务型的***化***,持续不断地将团队的创新成果向土木行业和相关行业***推广。近年来,该团队获得10余项***级、省部级项目以及20余项重大工程科研项目的资助;申请***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出版专著4部;有关成果在***奥林匹克游泳中心、南京长江第三大桥等许多重大工程中得到应用,实现了结构健康监测与振动控制技术的产业化及较大规模的工程应用。
高远而居安思危的团队目标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结构健康监测与振动控制”团队正在朝着建设一支具有较强凝聚力和自身特色的创新团队的目标阔步前进。在这个团队里,大家彼此都很熟悉,并且每一名成员都深刻地认识到了团队合作对于个人目标与价值实现的意义。团队带头人李惠说:“一个人可以做很多事,但想要把事做深、做大,则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和智慧。”现任土木学院副院长的段忠东***是该团队的研究骨干,他说:“在团队里你的发展空间更大,你可以得到别人的支持,个人影响也扩散得更快。”作为团队的成员之一,关新春副***认为:“大的团队可以培养一些很新的创新点,个人则很难,尤其对年轻人来说更是这样。”
    然而,面对团队近年来所取得的累累硕果和良好的发展势头,作为团队带头人的李惠并没有盲目乐观,而是对团队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忧虑重重。尤其让她感到担忧的是,土木工程这一民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她不无忧虑地指出,从山头滑坡很快,要再爬上去很难,对学科建设来说同样如此。她希望学校对民用学科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
    现今,许多重大工程结构,诸如跨江跨海的超大型桥梁、用于大型体育赛事的超大空间结构、代表现代城市象征的超高层建筑、开发江河能源的大型水利工程、用于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大型海洋平台结构以及***站建筑等,它们的使用期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环境侵蚀、材料老化和荷载的长期效应、疲劳效应与突变效应等灾害因素的耦合作用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结构和系统的损伤积累和抗力衰减,从而导致抵抗自然灾害、甚至正常环境作用的能力下降,在极端情况下还有可能引发灾难性的突发事故。“结构健康监测与振动控制”研究应运而生,随即成为世界范围内土木工程领域的前沿方向。
    我国目前正处于大规模的土木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时期,许多世界瞩目的重大工程与基础设施已经建成或正在规划建设之中,如已经建成的三峡工程、正在建设的苏通大桥、渤海海域多座海洋平台和海底管线、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等。如何保证这些重大工程结构长期服役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已引起我国***、研究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这无疑为重大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的机遇。
  “结构健康监测与振动控制”研究将传感技术、信息技术、驱动控制技术与土木工程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可以说,它是一项“赋予传统而古老的土木工程以智能和生命”的研究。21世纪,人类面对已经建成和即将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工程,不由地发出这样的疑问:它们的健康和安全状态以及使用寿命如何?面对日日退化的重大工程结构和系统,我们是维修加固还是报废重建?基于对土木工程科学与工程实际问题的深刻认识,以李惠为带头人的“结构健康监测与振动控制”团队***终将其目标***在“重大工程结构健康监测与全寿命安全保障技术”。如今,他们正在朝着这一意义深远的目标不断地迈进。
编辑:闫明星   来源:原国防科工委网
 

商户名称:深圳泰达尔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