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进口机械|二手设备|旧机器进口报关报检|香港进口流程|进口费用—英姆普特香港进口报关代理公司(清关口岸:深圳|东莞|广州|上海|香港|珠海|福州)报关行|红酒|化妆品|机械|设备|退运
传统外贸已死,外贸销售的出路在何方?
【老麦说】首先申明,我不是标题党。今天写下这样的题目,纯属有感而发。正确与否,各位看官斟酌即可,拍砖者请自重绕道。
一年之计在于春,***近看到身边很多很多外贸朋友又开始到处奔波,各种出差直奔各国各类展会。每次看到朋友们在微信里发布这样的信息和照片,我总会跟帖问一声:这样的生活有意思吗?
当然,我们公司也不例外。自2013年砍掉大部分展会之后,还参加的***展会便是一年一度的“华交会”,每年的3月1-5日。我们参加华交会已经是第八个年头了!想想也挺骄傲的,因为毕竟还活着……
今年的华交会在周末,天气也阴冷无比,时不时还下着雨。花了1个小时,逛了一圈,到自家摊位和几个朋友摊位转转,打个招呼,拍几张照片,就打道回府了。但是此时此刻的我,却特别想把一些对当今外贸行业的认识给表达出来。
***,传统外贸濒临绝境。
每年来,都兜兜圈子无功而返;
每年来,都看到差不多的产品;
每年来,都是这么几家供应商;
每年来,都是这么几样的产品;
每年来,都是这么几个老客户;
——下单的不怎么来,不下单的却经常来,混得脸都比朋友还熟悉了!摆摊的比围观的人多,参展商人员比到访的客户仍多,正如店铺服务员比来店里吃饭的人多!
这么多年了,展会的竞争手段万变不离其中,就是价格!
这么多年了,展会上对手都没有任何创新,真的是十年如一日啊!
这么多年了,展会上几乎看不到啥新奇特产品,***察觉的就是又有人仿我们了!
这么多年了,说展会效果好的声音,几乎不再听到!听到只有对展会的悲观情绪!
这么多年了,展会越来越多的人是在玩手机,看电脑,集体吹牛聊天……
今天还和公司小伙们说,当年繁华繁荣景象一去不返了!对于他们8590后而言,也算一种“生不逢时”吧!
第二,传统外贸模式亟需调整。
自从***危机以来,我们外贸从业者一直在思变,但是至于怎么变?至今也是众说纷纭。这里老麦也说说自己的想法吧!
1、要做一个纯粹的贸易商!纯粹到底!
由于我们公司从事的是家居日用类产品,与宁波的外贸产业有很多overlap的地方。所以,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讨论宁波模式和温州模式的区别。
我们也拜访过几家外贸公司,他们的运营规模远远大于温州的外贸公司。宁波的这类外贸公司在我们看来就是一个杂货公司,啥产品都卖,简直就是大而全。展示厅小的有1000多平方米,大的有5000多平方米。通常,在温州地区,有100多平米的展厅已经是算很大的公司了。温州外贸企业走的都是细分类目,特别聚焦的一个品类。
公司人数远超温州外贸,一般的也有50人以上。而且公司内部管理比较精细规范,外贸流程分工也非常明确,比如:采购、跟单、单证、销售、退税等环节都一一设置,不像温州外贸企业都是一人担当多职。在我们公司,就是采购、跟单和销售都是一个担当,有时候还要做网络营销的工作,比如阿里巴巴平台的维护。
宁波外贸公司的发展方向是大而全的纯粹外贸模式。做一个真正的贸易商,并在贸易的模式上不断的垒高竞争壁垒。宁波的外贸公司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的商超,可以帮助客户真正实现一站式(one stop sourcing)的服务。而温州的外贸公司都是经营某一类的单一产品,像我们瓯越会(注:温州******的外贸网商企业***)的15家会员企业都是经营各类不同的产品,哪怕是相同的眼镜行业,也有明显的产品类目区别。
另外,温州外贸公司一旦发展起来,就会走工厂实体的路线。从长远来看,这样由“贸”而转“厂”的成功概率其实非常低。我们身边外贸朋友鲜有成功者。因为这种转型不是在扬长避短,而是“自以为是”的去解决根本不适合自身发展的问题,造成的结局是“事倍功半”。
我的观点是:外贸出身的我们,天生***就是“外贸”属性的,与“生产”******格格不入的。现身说法,我们凡菲墙贴就是一个真实的案例。经过近四年的折腾,***终我们还是决定放弃实业发展的道路,转而***“大贸易,小生产”模式,大部分产品还是转为外包模式。 如果我们进行ROI的分析(投入产出比),你一定会发现:同样的精力和时间,如果专注在贸易上,其产出的结果远大于你花费在生产上的产出。
为此,此文立意在于善意的提醒外贸道路上的后来者,当你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务必认清自身的***条件,切勿盲目投入到“实业救国”的浪潮之中。
如果一定要总结关于宁波和温州外贸模式区别的原因,那么我想还是地域环产业和人文文化的差异吧。
2、选择一个大行业,还是选择小产品?
其实这是一个关乎“***”的问题。我们应该是做“杂”还是做“精”。看过《***》一书的人都会明白,聚焦和专注才会有爆发力,像钉子一样聚焦在某一点上才能穿透墙体甚至是钢板!
但是在这个问题上的取舍,我至今仍然有些摇摆!
以自我为例,“凡菲墙贴”专注自粘类产品(如墙贴、玻璃贴膜等)的外贸已经快10年了。纵观本行业上下,行业供应商大大小小不超过两只手,行业***大的外贸出口额也不超过1个亿***,而且利润连年下降,从多年的30%毛利降到如今的3%毛利,一个20尺的柜子也就赚5000***的辛苦费。更大金额的订单,还得跟货代抢利润,从拖柜费、运费里扒点肉末。这多年过去了,这个产品的时代也已经远去。当年一起进入行业的外贸公司,也都各自多元发展了,产品类目也在不断增加。因为如果死守这个类目,似乎不久的将来连汤喝都没有了!这也迫使我们不得不好好思考“杂” vs “精”的问题了!
马云在2013年提出“小而美”时,我非常赞同。但是如今,我觉得我理解错“小”字的含义。此“小”非彼“小”也…… 理解错了,就会把“小”拿来聊以***,其实也就是自欺欺人的阿Q精神罢了!
另外企业界也常说,要做“小鱼塘里的大鱼”——只要你在一个行业里坚守,终有一日你会成为大鱼的。可是我又担心继续坚持下去,哪天遭遇天旱,池塘里的水都干了,我成了大鱼又如何?!
综合上述1、2点,老麦的观点是:
1) 如果你选择做贸易,那么你就好好坚持你的贸易模式!一个***为纯粹的贸易商,远比你玩跨界来的实惠。
2) 如果你确定了做贸易,那么尽量做多元化的发展。因为外贸行业变天速度很快,我们还是要未雨绸缪为宜,当然这个是从公司的层面而言。
3) 如果我们在员工或者团队层面讨论这个问题,那么还是选择小产品作为切入点,更加务实有效一些。
4) 如果你是工厂实体型企业,那么还是坚持自己的细分领域,不要朝三暮四,到处寻花问柳了!
***后,关于公司的***,不能够一成不变。因为互联时代,市场变化太迅速了……fast is everything! 所以我们必须及时调整***,跟上步伐。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
如果你选择贸易模式,那么你可以让你的事业成为短跑型事业,但是就是要不断的当领跑者,只有领跑者的收益才会***大!
如果你选择实业模式,那么你必须让做长跑型的事业,要忍受短跑选手在途中不断的超越你。因为一时的***对于长跑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你要做到的是***终的胜利!
第三,传统外贸的出路在何方?
现在的外贸行业,我们用一段话来描述,那就是:
“一旦进入和其他公司竞争状态,就只能以降***格来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后落得一个精疲力竭、四面楚歌的下场”——摘自《创新者的思考》
上面这段描述的情景至今仍在不断的上演,新人进老人出,只听新人笑,不见老人哭!传统外贸日薄西山,我们老外贸们深恶痛绝,却无能为力!
昨天微博发一帖:“#传统外贸# 一年一度的华交会,一直想问这样的外贸生活有意思吗?请大家伙儿说说吧! ”
有老外贸跟帖如下:
我也做了多年外贸,也在问同样问题,大变革的时代,外贸会怎么走呢?个人感觉到一定年纪,生活和工作平衡,抽时间跳出来看看趋势,关注一些新生事物,做点***也不错。
我们很多人依靠外贸创业成功,也积累了家业和团队。如今的我们却在想方设法的抛弃外贸。我想用诗人顾城《一代人》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来形容我们老外贸如今的心态似乎再恰当不过了!
传统外贸已死,这个是我的观点!但并不是说外贸已经消亡,外销出口永远都会存在下去。只是传统模式下的外贸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众所周知的案例中,柯达发明数码相机,***终却被数码相机干掉倒闭;诺基亚曾经的手机业老大,***终也因为只能智能手机被干掉。同理,我们是否可以大胆推测一下:企业因为传统外贸而起家,会不会也因为传统外贸而落魄呢?
老麦呼吁大家居安思危,在传统外贸苟延残喘之际,抓紧时间筹划一下自己未来的外贸蓝图吧!提几个不成熟的看法给大家借鉴一下:
出路一:外贸电商
坚守外贸大本营,以电商的方式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求。但是,道路何去何从确实难料!B2B平台只有阿里巴巴国际在大海中独行;***建设举步维艰;谷歌搜索需要高富帅;社会化媒体可望不可及; 跨境B2C貌似花团锦簇,实则暗流涌动;……
出路二:自主研发
创新发展是一个口号,一个人人都有的美好愿望!谁都不想天生就做一个***者,一个拷贝者。改革开放三十余载,人民大众的知识产权意识依旧淡薄。知道的创新的人,真正做到的人凤毛麟角。难处是:投入大,收效慢;***者总是成为***;企业找不到创新人才,研发设计没有外包渠道,更多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出路三:转型***
完成原始积累,年近不惑,面临“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尴尬境地。中国的外贸企业发展极大程度是依赖于业务员自身的努力和能力。所以,人员便是外贸企业发展***难管控的因素之一。此瓶颈不易突破,也让企业很难进行长期的积累和沉淀。为此,大多数外贸人都在这个阶段选择转型发展,比如***资本,创业***,实体企业等。
我一直知道“站着说话不***”,也知道“知易行难”,但是说还是要说,做就靠大家自己的造化了!
***后一句话,“传统外贸死或不死”仅是我的一家之言,但是记得只要活着就需要折腾!(转自陈德惠)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