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绿瓣病症状的防治方法
花瓣细窄,呈绿色等片或叶片状,花冠变绿,花变叶,是月季绿瓣病的典型症状。凡患有此病的植株,在同样的栽培管理条件下,株型都要比一般的月季品种矮化,侧枝繁生,叶形窄小,叶柄和茎较少呈现出红色。花多育,开花累累。花少时每周收花1~3次,成熟高峰期则需每天收集,以免花失重和影响加工品质。直至冬季,绿花历久不衰,但在夏季高温时,花柄基部易形成离层,稍一触动即脱落。
病原 MycoPla***a-like organisim(类菌原体)此类菌原体存在于“绿萼”叶状花冠基部和幼嫩叶柄的韧皮部细胞中,呈椭圆形和结节状,分裂后形成的新个体多半是球状体,个体直径100~800纳米。
传*途径 目前已知传毒的主要途径是人为的嫁接传毒,在自然界中是否还存在传毒昆虫等介体:尚待调查研究。
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防止有病毒的苗木带入无病区。
2、及时防治剌吸口器害虫等可*的传播媒介。
3、用无病植株作繁殖材料,及时拔除病株,减少传播菌源。
想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拨打图片上的电话吧!!!
栀子花的作用
1、除观赏外,其花、果实、叶和根可入药。栀子含栀子甙、去羟栀子甙、鸡屎藤次甙甲酯及少量山栀甙,有清热*尿、凉血解*、黄*、血淋痛涩、目红**、火毒疮、降**等***。
2、栀子花的色、香、味、景、形都具上佳的观赏价值,深受北方人们的喜爱,但栀子花原产长江流域以南各省,生长习性与北方的气候不协调,但是,如果掌握了它的生理特性,栽培、养护过程中做到对症下药,栀子花在北方家庭也会叶色翠绿,花白似玉。
桃花的形态特征
桃花为落叶乔木。桃花叶椭圆状披针形,叶缘有粗锯齿,*毛,叶柄长1-2cm。高可达3~10米。通常有1至数枚腺体;叶片椭圆状披针形至倒卵状披针形,边缘具细锯齿,两面*毛。花通常单生,生于叶开放,直径约2.5-3.5cm,具短梗;萼片5枚,基部合生成短萼筒,*毛。叶柄长7-12mm,具腺点。树干灰褐色,粗糙有孔。小枝红褐色或褐绿色,平滑。基肥以撒施为主,深翻深度25厘米至30厘米,与土充分拌匀后做畦,畦宽120厘米至250厘米,沟宽40厘米至50厘米,畦高20厘米以上。花单生,有白、1粉红、红等色,重瓣或半重瓣,花期3-4月。核果近圆形,黄绿色,表面密被短绒毛,因品种不同,果熟6~9月。主要分果桃和花桃两大类。变种有深红、绯红、纯白及红白混色等花色变化以及复瓣和重瓣种。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