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的生长环境
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微带酸性沙壤土为好。喜欢阳光,但是过多的强光直射又对花蕾发育不利,花瓣容易焦枯,喜欢温暖,一般气温在22~25℃最为花生长的适宜温度,夏季高温对开花不利。
喜日照充足,空气流通,排水良好而避风的环境,盛夏需适当遮荫。多数品种最适温度白昼15~26℃夜间10~15℃。较耐寒,冬季气温低于5℃即进入休眠。如夏季高温持续30℃以上,则多数品种开花减少,品质降低,进入半休状态。一般品种可耐-15℃低温。要求富含有机质、肥沃、疏松之微酸性土壤,但对土壤的适应范围较宽。空气相对湿度宜75%~80%,但稍干、稍湿也可。有连续开花的特性。2、温度:栀子花在20~25℃是其生长发育温度,开花适温为26~28℃,经4~5年培养的植株,可以忍受短期的-3℃的低温,-5℃以下即遭受冻害,叶子发黑后脱落,幼嫩枝冻死。需要保持空气流通,无污染,若通气不良易发生白*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硫,氯,氟化物等均对月季有*害。
想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拨打图片上的电话吧!!!
月季的真菌
黑斑病:主要侵害叶片、叶柄和嫩梢,叶片初发病时,正面出现紫褐色至褐色小点,扩大后多为圆形或不定形的黑褐色病斑。可喷施多菌灵、甲*托布津、达可宁等*物。
白*病:侵害嫩叶,两面出现白色粉状物,早期病状不明显,白*层出现3~5天后,叶片呈水渍状,渐失绿变黄,严*伤在时则造成叶片脱落。发病期喷施多菌灵、三*即可,但以国光英纳效果最佳。
叶枯病:多数叶尖或叶缘侵入,初为黄色小点,以后迅速向内扩展为不规则形大斑,严重受害的全叶枯达2/3,病部褪绿黄化,褐色干枯脱落。防治以上病害除加强肥水管理外,冬天应剪掉病枝病叶,清除地下落叶,减少初侵来源,发病时应采取综合防治,并喷洒多菌灵、甲*托布津等杀菌药剂。萼片尾状长尖,边缘有羽状裂片,花有微香,花期4~10月(北方),3~11月(南方),春季开花*,大多数是完全花,或者是**花。
病害主要以预防为主,在高温、高湿或阴雨季节定期喷施杀菌*物,在苗木进入休眠阶段喷施石硫合剂进行*面杀菌。
月季的维护工艺
(1)适时嫁接
鲜销花可人工嫁接已转色的成熟花。加工花则需充分成熟自然脱落花。在每天清晨拣拾花,这时花可得到充分发育。花少时每周收花1~3次,成熟高峰期则需每天收集,以免花失重和影响加工品质。据史宏财(1987)测定,自然落花发生前后一天花汁含量(42.5%)。及时拾花可减少失重10%~20%,香气也最浓。收花时受雨露湿润的花,宜置干燥阴凉处阴干,以免罹病腐烂。病原MycoPlasma-likeorganisim(类菌原体)此类菌原体存在于“绿萼”叶状花冠基部和幼嫩叶柄的韧皮部细胞中,呈椭圆形和结节状,分裂后形成的新个体多半是球状体,个体直径100~800纳米。若不立即加工,则需低温维护。
(2)维护条件
月季对低温较为敏感,在低于6.5℃下维护会遭受冷害。高于6.5℃又会发霉,6.5℃、相对湿度85%~90%可维护4~5周。
(3)紫花月季的催熟转色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