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这天,本是合家欢的日子。但淄博的穆女士和她的九岁儿子却并不开心,原来他们在影院看电影时遭到了陌生人的掌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笔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了解。
根据对影院工作人员的采访,了解到原来是穆女士的儿子在影院过于吵闹,在旁人再三提醒无效后,才愤而打人。事后,穆女士表示一定要为孩子讨回公道,希望打人者自己站出来承认错误。同时穆女士觉得,孩子并没有很大声的说话,而且周围也有其他孩子说话了,这样被打非常过分。
报道之后,***纷纷热议。有人认为打人者不对,毕竟只是个孩子,掌掴太过分了;也有人觉得,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没有公共道德和社会责任,就应该被管教。
其实,这一事件从侧面反映了国内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在大多数普通家庭中,家中的家务活基本上全部由父母包干,根本不让孩子动手做任何事,孩子在生活中其他大大小小的事情也几乎都由父母来承担。导致现在的孩子基本上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做家务,不会替父母分担着想,***,毫无承担意识,自然也缺乏责任意识。
穆女士事后推卸责任和九岁儿子公共场合吵闹的行为,都是一种极度缺乏责任意识的表现。也许还有不少家长抱着和穆女士同样的想法:孩子还小,犯点错应该被包容。但是,家长朋友们你们要知道,三岁看老这一俗语不是无根之木,这是人类文明积淀下来的结果。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很大程度都取决于孩子幼时所接受的教育,如果在孩子性格塑造的关键时刻不注意管教培育,那么以后就更难扭转孩子的性格。
一个缺乏责任意识的孩子,对待家庭冷漠,对家人不关心,甚至***,影响家庭和睦。
一个缺乏责任意识的孩子,认识不到作为一个学生应该承担的义务,总是想方设法地去偷懒,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遇事只会推脱、逃避。
一个缺乏责任意识的孩子,不懂得尽自己的社会责任,只会一味的索取依赖,根本无法在这个责任义务分明的社会生存。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可以怎样从小培育孩子的责任意识呢?咔拉宝宝的隐藏在生活中的教育这一理念,相信可以给家长们带来极大的启发。
1.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论做的好不好,家长只要让孩子在做的过程学会去承担就足够了;只有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事,孩子才会意识到哪些才是他应该做的,是他的责任,而不是依赖别人。
2.家长要干预但不过多要求孩子的学习,定期布置给孩子相应的生活任务,提高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觉得能在家里、学校里、社会中有自己的作为和贡献,增强孩子的自信自尊意识,正确的引导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3.另外,父母要树立好的榜样,在孩子面前说到做到,这是对孩子的榜样,也是父母对自己负责任的体现。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同样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体现,孩子幼时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未来的性格形成以及未来的成长道路都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望广大家长朋友们,不要掉以轻心,牢牢把握住隐藏在生活中的教育,用生活教育孩子,让孩子能真正的成“人”!
装载请注明来自咔拉传媒www.holakora.com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