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的工作人员所要具备的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地面测量、海洋测量、航空测量、地球形状及外部重力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海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量技术;
3、掌握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和图像图形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方法;
4、了解现代大地测量、现代工业测量、空间测量、地球动力学、海洋测量等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能力。
建筑测量中钢尺的使用:
用钢尺量距时应测定当时的温度并记录,然后计算出尺长改正数和倾斜改正数,然后根据尺长方程(lt=lo Δl αlo(t-to))计算出实际长度。
注意钢尺***,保证尺长改正值的不变。如钢尺扭结打圈时不要硬拉,以免钢尺折断,更不可任人践踏或者车辆碾压和在地上拖拉,用毕后应用棉丝把钢尺上的泥土、尘土擦拭干净,并涂上少许凡士林或机油防锈。
沉降观测即根据建筑物设置的观测点与固定的测点进行观测,测其沉降程度用数据表达,凡一层以上建筑、构筑物设计要求设置观测点,人工、土地基(砂基础)等,均应设置沉陷观测,施工中应按期或按层进度进行观测和记录直至竣工。
随着工业与民用建筑业的发展,各种复杂而大型的工程建筑物日益增多,工程建筑物的兴建,改变了地面原有的状态,并且对于建筑物的地基施加了一定的压力,这就必然会引起地基及周围地层的变形。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沉降观测的次数和时间,应按设计要求,一般刚观测应在观测点安设稳固后及时进行。民用建筑每加高一层应观测一次,工业建筑应在不同荷载阶段分别进行观测;施工单位在施工期内进行的沉降观测,不得少于4次。建筑物和构筑物全部竣工后的观测次数,刚开始一年4次,第二年2次,第三年后每年1次,至下沉稳定(由沉降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判定)为止。观测期限一般为:砂土地基2年,粘性土地基5年,软土地基10年。当建筑物和构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的裂缝时,应立即进行逐日或几天1次的连续观测,同时应对裂缝进行观测。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