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听力下降的5种表现
跟人说话时爱观察口型
和长辈聊天时,有时会发现有些长辈会不自觉地观察你的口型。
这说明他们很可能听力已经不太好了,容易听不清,只能通过看口型大概猜测你在讲什么,从而跟上你的脚步,和你有共同话题。
看电视时音量调得很大
孩子看电视时,我们总说:“离得远一点,眼睛都看近视了!”
老人看电视时,我们可能会说:“声音小一点,吵死了,又不是听不见。”
因为这句话,老人或许会关小电视声,但常会不自觉地往前坐一坐。其实他们真的是听不见、听不清才会开那么大声的,助听器哪里可以配,只是我们从未关注。
如何判断助听器是内部啸叫还是外部啸叫,可通过堵住助听器的出声孔来判断。如果堵住出声孔后,啸叫还是存在,则可大致判断为内啸,而如果啸叫消失,则可判断为外啸。
啸叫≠反馈
通过反馈与啸叫的了解,我们可以知道啸叫≠反馈,反馈是一种机制,是啸叫的基础,而啸叫是一种现象。当反馈产生之后才有可能引起啸叫。啸叫会引起我们的听声问题,而通过对反馈的处理,可以减少助听器啸叫。
听不清楚别人说什么?来了解下言语识别率吧!
人类听觉较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听到言语并正确理解语言的意思,但很多听力损失患者在描述自己的听声问题时都会提到:听得到人说话,但就是听不清楚说什么。明明听到了说话声,但为什么还是听不清楚呢?其实这是因为听得到并不代表就能听得清楚,更不代表能听懂。
人类听觉发展分为4个阶段:察觉-分辨-听清-理解,听到表示能察觉声音,听清楚表示对听到的语言能够分辨并复述出来,然后才是听懂,理解语言的意思。因此想要正确理解语言的意思,前提是要听得到,并听得清楚。而听不清楚的直接原因往往就是患者的言语识别率降低了。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