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提式使用方法:可手提筒体上部的提环,迅速奔赴火场。这时应注意不得使灭火器过分倾斜,更不可横拿或颠倒,以免两种药剂混合而提前喷出。当距离着火点10米左右,即可将筒体颠倒过来,一只手紧握提环,另一只手扶住筒体的底圈,将射流对准燃烧物。在扑救可燃液体火灾时,如已呈流淌状燃烧,则将泡沫由远而近喷射,使泡沫完全覆盖在燃烧液面上;如在容器内燃烧,应将泡沫射向容器的内壁,使泡沫沿着内壁流淌,逐步覆盖着火液面。切忌直接对准液面喷射,以免由于射流的冲击,反而将燃烧的液体冲散或冲出容器,扩大燃烧范围。在扑救固体物质火灾时,应将射流对准燃烧猛烈处。灭火时随着有效喷射距离的缩短,使用者应逐渐向燃烧区靠近,并始终将泡沫喷在燃烧物上,直到扑灭。使用时,灭火器应始终保持倒置状态,否则会中断喷射。灭火特性:窒息、冷却及对有焰燃烧的化学***作用是干粉灭火效能的集中体现,其中化学***作用是灭火的基本原理,起主要灭火作用。

驱动气体应选用惰性气体,宜选用氮气;二氧化碳含水率不应大于0.015%(m/m),其它气体不得大于 0.006%(m/m);驱动压力不得大于干粉储存容器的工作压力,否则易引发安全事故。
干粉灭火系统储存装置的布置应方便检查和维护,并宜避免阳光直射。其环境温度应为―20℃~50℃。
干粉灭火系统储存装置宜设在专用的储存装置间内。专用储存装置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靠近防护区,出口应直接通向室外或疏散通道。
2、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3、宜保持干燥和良好通风,并应设应急照明灯具。
试验压力灭火器筒体和贮存驱动气体的贮气瓶应按制造商规定的试验压力进行水压试验。试验要求,水压试验时不得有泄漏、以及反映结构强度缺陷的可见的变形。二氧化碳灭火器钢瓶的残余变形率不得大于 3%。筒体清洗和干燥,水压试验合格的灭火器筒体内部应清洗干净。灭火器的零部件不得用洗涤。 对所有非水基型灭火器,再充装前应确保空灭火器筒体内干燥。零部件更换;灭火器筒体和器头主体(不含提、压把)不得更换,所有需更换的灭火器零、部件应采用原灭火器生产企业提供或推荐的相同型号、规格的产品。水压试验合格的筒体,铭牌完整,但有部分漆皮脱落的,允许补漆,漆膜应光滑、平整、色泽一致,无气泡、流痕、等缺陷,涂漆不应覆盖铭牌。 变形、变色、老化或断裂的橡胶、塑料件必须更换。采用强射生的水雾可使可燃、液体产化作用,使液体表面迅速冷却、可燃蒸汽产生速度下降而达到灭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