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赛尔夫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的色谱仪器和色谱消耗品的生产商和供应商。我们一直致力于色谱分析和色谱分离纯化技术研究,公司产品包括分析型液相色谱仪,半制备、制备型液相色谱仪。
1958年,基于Moore和Stein的工作,离子交换色谱的仪器化导致了氨基酸分析仪的出现,这是近代液相色谱的一个重要尝试,但分离效率尚不理想。1960年中后期,气相色谱理论和实践发展,以及机械、光学、电子等技术上的进步,液相色谱又开始活跃。到60年代末期把高压泵和化学键合固定相用于液相色谱就出现了HPLC。1970年中期以后,微处理机技术用于液相色谱,进一步提高了仪器的自动化水平和分析精度。1990年以后,生物工程和生命科学在国际和国内的迅速发展,为***液相色谱技术提出了更多、更新的分离、纯化、制备的课题,如人类***组计划,蛋白质组学有HPLC作预分离等。
仪器联用***液相色谱仪与结构仪器的联用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受到普遍重视,如分析氨基甲酸酯和多核芳烃等:***液相色谱一红外光谱联用也发展很快,如在环境污染分析测定水中的烃类等.使环境污染分析得到新的发展 。
制备色谱是指采用色谱技术制备纯物质,即分离、收集一种或多种色谱纯物质。制备色谱中的“制备”这一概念指获得足够量的单一化合物,以满足研究和其它用途。制备色谱的出现,使色谱技术与经济利益建立了联系。制备量大小和成本高低是制备色谱的两个重要指标。其中,气相制备色谱主要用于石油化工产品和挥发性天然产物的色谱纯样品制备。
流动相的选择除了和分析色谱同样的考虑外,在选用流动相时,要考虑色谱分离后面加有旋转蒸发等二次分离操作。一般来说,不宜采用高毒性溶剂,对多元溶剂要尽可能的少用。如果产品中含有大量溶剂,溶剂的纯度也要考虑在其中。组分保留时间的估计用分析柱子在同等色谱条件下(同样的固定相和流动相)测定保留时间后,按照单一组分的线流速(不是体积流速)一定,通过计算可以知道组分的大致保留时间区域。分析谱图的峰形状,对确定保留时间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