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辨证准确,推拿培训哪里有,手法得当,小儿推拿是能达到显著疗效的,她提醒读者朋友:推拿不要盲目,推之前要先咨询正规医疗机构的中医医师,再辨证推拿。重症、急症必须先就医,辨明病情后,小儿推拿可作为主要或辅助调理手段。
自汉末到魏晋时代,推拿又有了新的进展,在临床实践的具体运用中不断探索,医治新的病种,青山推拿培训,开拓了应用范围。汉代医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沦》中把按l摩、导引、吐纳针灸诸法相提并论,认为其具有预防保l健的意义,而且提及运用“膏摩”之法,中医推拿培训中心,即加入药膏作为推拿媒介物质,在按l摩时,使药物渗入肌肤,发挥作用。
魏晋时代,按l摩法在继续发展,一是膏摩法不断增加,二是按l摩的具体手法不断丰富。在葛洪《肘后备急方》、陈延之《小品方》、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等医著中都有详尽记载。如就膏摩而言,葛洪在《肘后备急方?卷八》中就载有“治百病备急九散膏诸要方”,其中膏摩药l方就有8首,藉以治l疗有关病证。
武汉中医药大学小儿推拿培训班-----小儿推拿的手法小儿推拿的手法会根据推拿的不同部位而有所区别,推拿不同部位功效作用也会有所不同。下面我们针对腹、脾经、胃经、肺经、内八卦、三关、六府、二人上马、虎口、肺俞、龟尾等常见部位的小儿推拿手法来做一个基本的了解。
1、位置:腹部。主治:腹胀、食积、呕吐、腹泻、疳积。操作:指摩、掌摩约5~10分钟;沿季肋向外分推。
2、位置:拇指掌面第二节或大鱼肌外侧缘。主治:腹泻、呕吐。操作:直推300次。
3、位置:(1)拇指螺纹面;(2)拇指桡侧缘。主治:消l化不l良、腹泻、呕吐、疳积。操作:旋推拇指螺面或屈其拇指,沿拇指桡侧缘直推约300次,或直推拇指螺面约300次。
4、位置:无名指螺纹面。主治:胸闷、咳喘。操作:旋推或向指尖方向直推约200次,或由指尖向上直推100次。
5、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主治:发热、咳喘。操作:按、揉50次,或沿肩胛骨内缘自上而下分推30次。
6、位置:掌心劳宫穴四周。主治:咳喘、呕吐、腹泻。操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用运法50次,掐3~5次。
7、位置:前臂桡侧缘(太渊穴到曲池穴)。主治:发热、恶寒、无汗。操作:直推300次。
8、位置:前臂尺侧缘(神门到少海)。主治:发热、汗多、便l秘。操作:直推300次。 ...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