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长乐园陵园电话「多图」
作者:长乐圆满2020/3/11 22:55:09








殡葬是一种涵盖丰富的文化

在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中,殡葬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殡一作停柩解,如《礼记》:夏后氏葬于东阶之上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周人殡于两阶之上。在上海这个具有特殊经济地位和文化地位的城市中,包含着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衔接,包含着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冲撞,也包含了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交融。现在上海有了一本《殡葬文化》杂志,每一期我都认真看了。我觉得这是一本品位很高的、有一定学术内涵和现实指导意义的杂志。我从里面学到很多,它使我想到许多以前想过的问题和今后要引起注意的问题。前不久,我还在上海殡葬文化研究所的朋友们的帮助下参观了上海很***的益善殡仪馆,得到了***的深刻的认识。在那个地方,我看到人在生命的终结点有一个***的句号,看到殡葬工作者对逝者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对生者体贴入微的安慰。当时益善殡仪馆的宋副主任对我说:“我们需要社会对我们的理解。”参观完后,我对他说:“我对你们不仅是理解,而且是崇敬。”***有那么多殡葬工作者在辛勤工作,使我们每一个人***后顺利走完人生之路,回到大自然中去。所以我觉得我们应对大家表示深深的崇敬。我们应该把殡葬事业上升到一个文化的、非常雅的、高的境界。应该说殡葬本身就是文化。但是今天要说它是文化,会有很多人不理解:“怎么,死人也有文化的?”对,它实际上就是文化。殡葬事业应该进行实践的概括,理论的总结,应该把它提高到文化的高度,提高到移风易俗的高远境界。在上次参观殡仪馆的过程中,我有一个强烈感受:那儿有一位姓刘的先生在帮死者的家属写挽幛,字写得非常好,句子也是他自己拟的。我问他写一副多少钱,他说60元。我说他的字拿去裱一裱不止60元,因为它包含了对逝去的***的追悼和对家属的安慰。在那里我也思考了一些问题。在火化炉前看到刚烧完取出的3份骨灰,一份是老年人的,色泽灰褐;一份是中年的,骨质比较白,不知为何英年早逝;还有一份骨灰使我很震动,那是***的骨灰,碎如粉末状的雪白的骨灰。那些骨灰使我想到,这些孩子刚刚来到世上又马上走了。我因此想到生死的哲学,这是中国人生哲学中很重要的一个课题。孩子们刚出生还没享受到生的权利就走了。我夜里想着这些问题甚至睡不着觉。我反复思考这一哲学问题,生与死的大问题。


我们讲殡葬,讲得广义一点,它是文化、***、礼仪、风俗的,因时代、地域的差异和文明的变迁而变异的一种对待死者和处理的方式。花圈的“发源地”据说在希腊,古希腊把花圈称为“斯吉芳诺思”,是装饰神像的“圣物”。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礼”是占有非常重大的成分的,它包括五个方面,叫五礼:一是吉礼,如结婚喜庆的礼仪,这是吉祥的,好的;一种是军礼,如出征前的祭旗誓师或检阅,即属军礼范畴;一种是宾礼,***礼仪,研究如何接待客人;一个是嘉礼,如开国庆典之类;还有一个包含着社会生活的各种不吉利的内容,即凶礼,它包括***,包括灾荒,包括怎样去***,怎样抚恤。凶礼中的丧礼就是殡葬文化的集中体现,丧礼也是凶礼中***重要的礼,实际就是对于一个人的***,在规定的时间里如何办丧,怎样祭奠,以表示对自己亲属的追悼。


火葬代表了殡葬的方向。这是因为:

1.火葬毕竟便宜。

没钱的只有走火葬路。殡葬作为一种文化,要有一种人文的概念,有对亲属、对血缘关系的怀念,对先人品格的继承和发扬光大。另外,火葬为什么在江南发展?江南地少人多,土葬要占据很多土地。人们不忍看到土地资源遭到***,所以火葬逐渐推广开来。但是在整个封建时代直到今天,土葬还是一个重要葬式,火葬还没有推开。所以我觉得殡葬制度的发展要考虑到民俗,考虑到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心理承受力,但是一定要推广火葬,改变观念,适应潮流。说到底它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这个人生终结问题上的反映。

2.中国的殡葬制度是和等级制度分不开的

这个影响非常深远,它和中国的宗法制度的延续直到消亡联接在一起。四川西礼州新石器时代遗址流行的竖穴土坑墓为二次拣骨的丛葬,有的一墓入葬者多达40余人。古代等级的差别反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反映在官阶上,坟墓上,帝王的陵寝制度上。杨宽先生写了一本书叫《中国陵寝制度史》,是比较反映陵寝制度的。封建帝王的陵寝制度非常严格,它的影响自古以来就非常大,一直影响到今天。秦始皇的陵墓,《史记》上记载得很详细,后来历代帝王的丧礼和陵墓史书上也都有记载,甚至周围的围墙有多高,有几道门,有多少人守陵都记得清清楚楚。我们现在去秦始皇陵、汉武帝陵都是爬上去的,在社会谁要敢动皇陵的一寸土是要满门抄斩的。电影《火烧圆明园》里有咸丰皇帝在热河死后出殡的场面,其实,电影里表现的还不及真实的十分之一。即使在现代社会,我们还不能不承受着古代葬礼制度传承的影响,有意识的或者是无意识的,干部也会受到影响,老百姓就更受影响了。还有一个贫富的差别,这也一定会在葬礼制度中反映出来。南方有个县长,给自己的父亲造了20多米高的大墓,现在造大墓的人很多,一是为了显富,二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官阶。这些都是比较深层次的社会形态和意识形态的问题,将会随着社会慢慢进步而发展。但我相信,火葬一定会普及,厚葬必然走向薄葬,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趋势。


商户名称:武汉长乐圆满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