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制度随着历史的变迁一步步走下来,应该说越来越简化。我想到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陕西现在不是要发掘吗?这个墓没有被盗过。陕西***和考古学家都对这件事有兴趣,因为一旦开掘出来又会引来更多的人去旅游,是个大生意。这个墓为什么没有被盗呢?因为这是个山陵,在山里打洞,掘进去以后外面是用铁水把它封起来的。古代有一个将军半夜里去盗,雷雨交加,他吓坏了,以为大概是惊动了唐高宗和武则天了吧,便没有打开,所以到今天还保存得很好。我们也很担心,陕西考古的朋友说,法门寺的地宫里发现武则天的石榴裙,当时发现了以后没办法打开,让它完全舒展开来,因为一打开就会碎掉,所以到今天还放在冰箱里。***重要的是中国的这种陵寝制度对环境对植被造成的***是极其严重的。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中游地区森林覆盖率是53%,经过秦末农民起义,项羽和刘邦打仗,火烧啊,砍啊,降到42%。原先这儿都是茂密的森林,河南简称叫豫,豫就是森林,里面还有人牵着象啊!到唐宋时期森林覆盖率降到32%,到1949年降到3%。为什么***得这么厉害?造宫殿,垦荒,***,还有就是从上到下的墓葬制度。老山汉墓里有黄肠题凑,像肠子一样的圈起来,用了1万根百年以上的大柏树,那要***多少绿化啊!造成的后果我们已经看到了,华北平原严重缺水,老是发生旱灾。现在说停止砍伐,植树种林,这样也得等70年后才能看到成效,因为种下去的树要长70年才能起到保护水土的作用。所以中国的这种葬礼制度对中华民族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但当时人们并未意识到。
中国原始社会时期,逐渐产生了******不死的观念,过去没有亲人死后埋葬的习惯。自产发***不死的观念以后,就有了埋葬亲人的习俗。唐杜氏《通典》说太古时代凶礼中规定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棺椁。在半坡遗址墓碑中,埋葬的死人多是头朝西,表示***寄托西方的意思。这种***信仰,对祖先的崇拜观念,在母系氏族就产生了。到了奴隶社会时期,厚葬之风和活动更加盛行,奴隶主***为利用***维持其统治,大力提倡对凶礼的习俗,甚至把奴隶也作为祭品杀掉,作为殉葬品埋掉。商周时期制定了贵贱有仪,上下有等的葬制,无子、诸侯、大夫、士及一般奴隶主死了,在殓、殡祭上从时间、仪式棺椁到殉葬品都有等级区分,而奴隶则只举而委之或当殉葬品埋掉,长乐园陵园,如古侯家庄西北冈发现的大墓,墓室面积三百多平方米,深达12米,墓室中埋有执戈的奴隶和狗。棺室雕花饰纹,摆满了珍贵服饰器物。椁项排放着商王的仪仗执器奴隶、男女侍从奴隶,还有儿童和供玩的狗猴等动物。象这样的大墓一般要杀生殉、杀祭三四百人,这种奢华、浪费、残酷的杀葬陪葬实在令人发指。
人类历史进程的阶段性、民族的不同和文化四不问,造成不同的葬法、葬式,也造成了不同的葬制。葬制是葬的规则,如单身葬、合葬,是单独建坟还是实行氏族、家族、公共基地制。葬的等级等等。
悬棺葬。在很多地区如***峡、浙江等地都有这种葬式。这种南方少数民族的葬式跟他们滨江滨河的生活有很大关系。但怎么葬得那么高到现在也说不清楚。有人说原来水位很高,后来水下降了,变成悬棺;有人说是用工具吊上去的,至今还是个谜。这跟古时候这些地方的人住在山洞里有关系。
瓮棺葬。把尸骨放在小陶罐里,上面开个洞,可以让***逸出***。原始时代很多地方很多民族是采用这种葬式的,特别是对死去的孩子。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