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质辨伪。银元鉴定真假,首先从辨识银质的真假说起。银原子序数47,元素符号Ag,不易氧化,柔性好。真银光泽柔和,润白色。银的成色越高其泽度越白,真银圆清洗后雪白照人。银圆硬度低,两块银圆相叠摩擦,有油润感,听不到金属磕碰声音(外国银币或凸凹不平的银币除外)。假银圆或钢铁做胚、或铜铅做胚、或铝锡做胚,或金属粉末水泥合成做胚,其色度偏暗,无光泽。假银圆用火烧后便“丑态”百出,有断裂的、变形的、散化的,真银圆火烧不变形、不变音,清洗后雪白有亮光。假银圆清洗后泛黄、泛青、泛黑或泛灰。辨别银质是收藏银圆的前提。而假银元都掺入了较大比例的铜、铅、锌等其他金属,因此只要用同等体积的假银元与真银元比较一下,用手指轻轻一掂,就会发现假银元轻,真银元重,一般来说轻了1克以上的即为赝品。
重量辨伪。清末龙洋和民国流通银圆,主币重量绝大多数为旧制七钱二分,每钱约合3.7克。“库平”系清***征税所用量衡标准,1908年清***规定库平一两等于37.301克;“足纹”乃清***法定标准成色,其含银量为93.5%;“关平”为近代中国海关收税量衡标准,关平一两约合37.799克;“漕平”为清***光绪二十六年以后采用征收东南各省漕粮所用量衡标准,一两约合36.65克;“湘平”是晚清及民国前期湖南及新疆量衡标准,一两约合36.13克;“厂平”是清代吉林省所用量衡标准,一两约合35.86克;1933年民国***公布《银本币铸造条例》规定,每枚银圆重量为26.697克。真银圆每枚重量在26.5克~26.7克之间都为正常。假d币的重量非重即轻,很难与真币重量一致。明嘉靖以后,开始向黄铜过渡,到天启年间,用黄铜铸币成为定制,钱币色泽较之以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可见,我国古钱铸造均有规律可循。
袁大头银元: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l统”之职,后又成为正式大总d统。当时,为了巩国内政局稳定,发展民族经济,也为“制宪”和“称帝”作准备,于是毅然决定在***“统一币制”。是年(民国3年,即1914年),制定了“中华民国国币条例”,于是大量收购旧币,在天津造币总厂和武昌、广州、南京等分厂按规格、重量等铸造袁世凯头像银币,***通用,逐渐取代了“大清银币”等银币。现如今假银元泛滥,用真银做的高d仿品很逼真,称重、听音、辨图文等鉴别方法都已失效,而真假包浆依然可以分辨,因此,包浆又是一道防伪墙。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