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吨吊车起动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
1)检查油底壳及喷油泵内的机油量是否充足,必要时应添力口到 规***置。但要注意机油的种类和牌号,不允许搞错。
2)检查油箱中的柴油量是否充足,必要时应添加经过48h沉淀 并滤清的柴油,且柴油的牌号应与气温相适应。这一点对使用转子分 配式喷油泵的柴油机,尤为重要。这是因为转子分配式喷油泵与直列 柱塞式喷油泵不同,它在按序喷射高压柴油的同时,还要依靠柴油润 滑内部各个零部件。而直列柱塞式喷油泵,则依靠另加的机油来润滑 内部。若用质次价廉的柴油,又不按维护要求及时更换柴油滤清器滤 芯,其结果必使喷油泵过早损坏。因此,降低维修成本首先要加强对操作人员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
3)检查燃油管路中是否有空气,必要时应予排除。
吊车出租公司提醒您设备搬迁选择装卸搬运公司不容忽视。那么设备搬迁过程中有哪些问题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
一、设备在搬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借助各种大型工具如吊车、叉车进行设备装卸,同时也需要借助地坦克、液压拖车等***吊装搬运工具来配合设备移位和***。所以装卸搬运公司的实力是关键。选择好的装卸搬运公司整个设备搬迁过程中的人员跟设备安全就有了保障。平衡阀有故障检查时缓慢地拧开从平衡阀到下腔进油口的空心螺栓,让伸缩缸下腔液压油从接头缝隙中慢慢流出,这是伸缩臂会在自重作用下自动缩回,然后再检查平衡阀控制油口是否堵塞。
二、设备搬迁准备是否充分与否直接影响搬迁效率。所以在设备搬迁前装卸搬运公司应对整个设备对搬迁的时间、搬迁的顺序,搬迁的跨度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装卸搬运公司工程师量身设计设备搬迁方案。经双方研究确定终设备搬迁方案。
三、设备搬迁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搬迁过程中设备的安全,所以所有参与设备搬迁的人员都应通过正规培训及严格考核并持证上岗。
(三)冲坏汽缸垫的急救方法
1.如果发现汽缸盖和缸体结合面漏气,而拆卸汽缸垫又未发现汽缸垫破损。可将汽缸垫放在火上均匀烘烤一下。使里面的石棉垫受热膨胀***弹性,继续装机使用。
2.汽缸垫确被冲坏,而使用现场一时又无备件,可视冲坏的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急救方法。
如果冲坏部位是一道线状小沟,可用烟盒内包装锡纸或石棉线等填补冲坏处,并仔细敲打压实;如果冲坏的面积较大,可用废缸垫或用与原缸垫厚度一致的牛皮垫、皮裤带等剪下一块贴补。接口做成S形,并小心敲打压实、压平,使其与***处接合良好;如果汽缸盖和缸体结合面上冲出凹坑,也可用锡纸或石棉线、电工熔丝填补,使其充满充实,然后用细砂纸磨平;油泵不出油原因:油箱油面过低、旋转方向不对,吸油管漏气,液压油太黏。还可以将凹坑清洗干净,晾干后涂密封胶填补,但胶面要高出填补平面,且干后才可***使用。
履带吊具有起重能力强、接地比压小、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大、不需支腿、带载行驶、作业稳定性好以及桁架组合高度可自由更换等优点,在电力、市政、桥梁、石油化工、水利水电等建设行业应用广泛。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履带吊使用前后的***检查事项,如下。2:路中有空气油路有空气也是伸臂不能回缩的主要原因,如果因进油管漏油而进气,可先排除泄漏,然后反复拉推操纵杆,使气体沿回路返回油箱。
1、道路----应平整压实,达到履带起重机的对地比压要求(一般空载在0.13MPa即13N/cm2);起重机工作地面坚实平整且坡度不大于1%(GB/T 3811-2008 起重机设计规范);大型履带起重机还应铺设路基板,以降低其对地比压;做大件吊装时还须专门对地基按设计图纸进行处理,以达到其承载能力的要求;十堰吊车出租公司分析液压系统渗入空气和其他原因,还会使执行元件产生不均匀运动——爬行。要在明显部位挂有本机的铭牌、有效检验标识、操作人员***复印件等;
2、中间体履带架等钢结构部分不能有明显锈蚀或变形,螺栓连接无松动,焊缝肉眼可见无裂纹。吊钩有防脱绳装置及高度限位(可操作起升机构做触碰验证);主臂(副臂)防后倾限位灵敏可靠;
3、驾驶室内张贴安全操作规程,配备灭火器并安装力矩限制器,额定起重量200t及以上的履带起重机须安装安全监控系统;
4、钢丝绳与卷筒的连接,一般采用压板紧固,该压紧装置的压紧力不能克服卷扬机的牵引力,所以必须借助钢丝绳在卷筒上的摩擦力。通过计算卷筒上留有2圈钢丝绳即可满足要求,规定不少于3圈更安全。钢丝绳磨损量,直径等值减小的报废标准见GB/T 5972-2016 起重机 钢丝绳 ***、维护、检验和报废(可用游标卡尺测量);再有,风天大件吊装必须要考虑风载对吊车出租的影响因素,有***或风力超过安全规定时不要作业。吊装所用钢丝绳扣的编结长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5倍,并且不小于300mm。连接强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75%。(GB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总则)
5、大型履带吊转移(安拆)须编制作业指导且经过审批,须有质监部门或住建部门颁发的,安拆人员也应持证上岗。安拆前须由作业指导书编写人做安全技术交底,所有参与人员均须签字。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