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需邀请各科老师及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根据儿童的自身情况与评估后的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使儿童得到的发展。
家长根据制定的学习计划在家庭进行训练,特别强调要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进行学习环境布置,如:时间表区:(安排活动的次序)、个别训练区、个人工作区(通过个训后已掌握的训练项目)游戏区和视觉安排,按照预定的常规、程序时间表以及由上述训练要素构成的个人工作系统开展训练。要求每周7天,每天训练6小时。等到他自己安静下来(要鼓励此刻安静的行为),我们就马上让他咬一口热狗,很快地,康儿就懂得这个“沟通法则”:只要不闹且好好地用眼神对视表达需要,他就能得到他所想要的东西。随时随地泛化所学技能,每日、每周的学习计划,配合我中心的训练计划同时进行。
儿童不能与正常儿童一样,与周围的人们和环境建立联系,不会去观察某人某物,但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方式来提高他们的兴趣,逐步培养他们学会观察别人。我们挑选4位小朋友作了“木头人”的观察游戏,刚开始,4位小朋友听到“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笑,不许哭,不许动”,没反应、不理解、更不会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他们有的玩手、有的跑来跑去、还有的大笑,老师与家长则是照常进行游戏,气氛非常的好,慢慢的,他们有的感受到热闹的气氛主动参与游戏,到了第4天,其中一位小朋友理解了游戏的规则,并能观察到小朋友在动,能用语言表达,另3位小朋友在第6、7天也学会了观察别人。5、如有需要,用说话、手势、甚以至眼神去提示他要停止谈论自己偏好的话题了。
学生通常在社会互动上有的缺陷,包括:(1)无法适当使用非语言的行为;(2)无法自发性寻求与人分享情绪;(3)难以了解及解读别人的感情、表情、动机;有些***孩子5岁大还不能自理,要常常训练孩子,让孩子知道大小便的程序,以及可以大小便的地点。(4)无法选择适当的环索(判定何者重要?何者不重要?)据以做出正确选择;(5)行为表现无弹性,坚守不变的生活常规与模式等。由于社会互动障碍会持续影响至青春期,甚至***之后的发展,因此,改善者的社会互动能力是相当重要的课题。
「社会故事」是近年来新兴的训练方案,由父母或老师针对自闭儿的学习需求撰写简短故事,描述一个社会情境,以及在此情境中涉及的相关社会线索及应表现的适当反应(应对的方式与技巧),整篇故事由四种类型的句子组成:
(1)叙述句(描述故事发生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及原因)。
(2)观点句(描述他人的感受与反应)。
(3)指导句(以观察者的立场告诉者接收到刺激后应有的反应)。
(4)控制句(以者的观点,藉由其它物类或事件来比喻一个相似的动作或反应)。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