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虾苗淡化
1.淡化设施及相关准备
虾苗淡化选在室内(具光照、排气等条件)水泥池(6米×2米×1.2米)中进行,池内设有加温、增氧装置,室内配有丰年虫孵化设施和蓄水池等。淡化池用5~6克/米3 二氧化氯溶液浸泡消毒1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之后注入透明度高、有机物少的淡水(如经沉淀、曝气的井水)至0.5米深,加入优质海水晶进行盐度调节使其与虾苗来源地水体盐度相同或基本一致。同时,打开增氧曝气装置、加温至所需水温,并检测 pH、溶解氧、氨氮等指标是否处于正常范围。
2.淡化方法
(1)放苗。将盛有虾苗(体长0.6~0.7厘米)的塑料袋放进淡化池水面,轻轻翻动袋子,在其旁边放置一大塑料盆并装进少许池水,时隔0.5小时左右,待虾苗袋内外水温基本一致后,打开袋子口让虾苗慢慢随水流入塑料盆内,此时用水瓢轻轻转动盆水后使盆子适当倾斜,让虾苗缓慢进入淡化池中,其密度控制在5万~7万尾/米3 水体。
(2)淡化。放苗后次日起,每天上午添加淡水,5天后水位加至1米。此后每天上午先排池水降低水位10厘米,再分上、下午两次等量加入淡水,工厂养殖对虾条件,以***原水位。当池水盐度降至3时,每天上午排池水 20 厘米,当天上、下午各加淡水 10 厘米,始终保持水位不变。经过10天左右淡化,水体盐度下降至1.5,虾苗规格达1.0厘米左右。
一、环境因素
1.水质因素:氨氮、亚、ph值、***、等指标都能够影响对虾的摄食。Ph值偏低,对虾摄食较差;其他指标的异常均影响摄食。
2.气候因素:温度、气压、晴雨及风向变化给对虾造成应激反应,从而影响对虾的摄食。
3.自身因素:对虾周期性蜕皮生长,在蜕皮前后,对虾摄食强度差。
二、病理性因素
1.病毒、因素:对虾发生病毒、***直接影响对虾的摄食,表现为过料或慢料。
2.变因素:对虾发生变,直接引起对虾摄食下降。
3.藻相因素:水体中的***藻类、优势藻类的藻向变化(倒藻)引起水质(ph值、溶解氧等)变化,造成对虾摄食的变化;藻类变化直接造成对虾,导致对虾摄食下降。
三、其他因素
在养殖前期,水体中的浮游生物过多影响对虾的摄食(不摄食或摄食率较低)。
在一年中,南***对虾有3个容易发病阶段。
一个容易发病阶段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这个阶段发病的主要是放早苗的南***对虾,一般规格在5厘米~7厘米,水温在23℃~25℃。由于大多数养殖户担心过早投饵容易污染池底,败坏水质,所以投饵量往往严重不足。一些养殖户仅用少量豆饼供虾充饥,养殖对虾大棚条件,虾的体质极差,容易染病。有些养殖户在放苗后即投喂螺蚬等鲜活饵料,常因对鲜活饵料处理不严格,大量浆汁被带入虾池,使水质变差,虾病极易发生。
第二个容易发病阶段在7月中下旬。这个阶段早放苗的南***对虾规格在8厘米~9厘米,晚放苗的规格多在6厘米~7厘米。此阶段池水日平均温度在27℃以上。在天气晴朗、水质优良、投喂合理的情况下,虾一般不会发病。如果气候异常,出现连续阴雨,温度聚降,则虾病很快会发生流行。连续阴雨、日平均水温在24℃~27℃。正是南***对虾容易发病的温度。
第三个容易发病阶段在8月底至9月上旬。这个阶段随着南***对虾的生长,投饵量不断加大,水质逐渐老化,残饵和排泄物增多,病原菌数量大大增加,湖北对虾,虾池底质恶化,水质难以控制,聚缩虫病和白斑病等病害极易发生。
南***对虾一旦发病,特别是暴发流行病,很难用防治。只有以防为主,针对南***对虾3个易发病时段,对虾养殖的气候条件,采取“清洁源头,稳定中期环境,避开***后一个发病期”的措施,才能减少虾病发生。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