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方式
大田育苗时,整地用低床或低垅。播种方法为条播,行距15厘米。播种深度为2厘米~3厘米。播种量225克~300克/平方米。播后可以覆盖地膜或细碎作物秸秆。
容器育苗时,采用可降解的网袋、纸袋、塑料钵做育苗容器,常用规格有5×10厘米、8×12厘米、10×15厘米、18×22厘米等。基质可用人工配比轻质营养土,配制1∶2的粪土、黑沙土作为装袋的营养土。索长江等研究认为,Ms加50一100mg/L的NaH2P04可提高丛生芽的质量,降低断茎和叶褐死现象,同时高NH4+和NO3一是必需的。每个容器内播种2粒~3粒,播种后覆土2厘米左右。[分页]
苗期管理
出苗率达40%左右时,应撤除覆盖物。用地膜覆盖的,应及时破膜放苗。用作物秸秆覆盖的,分2次~3次撤除覆盖秸秆。
苗高10厘米时可间苗、定苗,株距8厘米~10厘米。定苗后,每10天~15天灌溉并施肥一次,施尿素7.5克~12克/平方米,或腐熟人粪尿750克~1000克/平方米。9月份后,停止施氮肥和灌溉。
适时中耕除草,本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见草就除,每除必净。
苗期主要病害是猝倒病、褐斑病,多发生于6月~8月的雨季;虫害主要是蚜虫,以chun夏之交发生较重。
苗木出圃
荒山造林用苗木应达到如下规格:容器苗雨季造林地径0.4厘米以上、苗高50厘米以上;1年生苗木地径0.7厘米以上、苗高80厘米以上;2年生苗木地径1.2厘米以上、干高1.2米以上。
园林绿化用苗木应达到如下规格:行道树干高3米以上,胸径6厘米以上,根幅或土球45厘米~55厘米;风景林用苗木干高2米以上,胸径3厘米以上,根幅或土球30厘米~40厘米。园林绿化所用苗木的等级划分,其公共标准按DB41/T308-2008执行。起苗后应及时运输,运输过程中苗木与车厢之间用软体材料填充,以避免损伤苗木。
采用出圃方式时,休眠期采用裸根出圃,生长季节采用带土球出圃,土球直径应为苗木直径的6倍~8倍,容器育苗带容器出圃,带土球出圃的苗木单株,用草绳或塑料绳缠绕土球包装,裸根出圃苗木根系醮泥浆,每50株或100株打捆。起苗后应及时运输,运输过程中苗木与车厢之间用软体材料填充,以避免损伤苗木。在中小学校、***园中,可多选用一些观赏性强的树种,如观干、观叶、观花、观果树种以及一些彩色植物,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苗木修剪重树冠通风,轻苗木寿命
许多人喜欢将苗木修剪成“杯形树冠”,虽然通风良好,但由于疏除过多枝桠,违反了苗木的生长习性,也缩短了苗木的寿命。正确的方法是,对花灌木可以采取开心形,使整个树冠呈扁圆形,通风透光,还有利于苗木的生长。适时中耕除草,本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见草就除,每除必净。对于法桐等,如上无电线,下无管道,则应采用自然圆冠形,这样不仅遮阴面积大,而且利于植株生长。
苗木修剪重修剪结果,轻修剪次序
修剪时要观察分析苗木长势是否平衡,如果不平衡,应先分析造成的原因。若是因为枝条多,特别是大枝多造成生长势强,则要进行疏枝。在疏枝前先要决定选留的大枝数及其在骨干枝上的位置,将无用的大枝先剪掉,待大枝条整好以后再修剪小枝,宜从各主枝或各侧枝的上部起,向下依次进行。对于普通的一棵苗木来说,则应先剪上部,后剪下部;先剪内膛枝,后剪外围枝。然后,将植株从瓶内取出,用自来水清洗干净后移栽于塘泥(蛙石):砂土为1:2的灭菌基质中,置于温室中培养,温度20一25℃,相对湿度80%。
苗木修剪轻视剪后处理
在园林树木修剪过程中常会留下伤口,有时还会因回缩大枝而造成较大的伤口或因开张角度大出现劈裂现象,如若不及时保护zhi疗,就会造成枝条干枯或经雨水浸泡和病菌侵染寄生,引起枝干病害,使树体衰弱。因此,修剪结束后伤口处可以涂抹快活林植物伤口愈合剂。另外,对于剪掉的有病害的枝条应及时统一处理,避免病害扩散。种子养殖则实生苗后代分离严重,多数劣变,且育苗时发芽迟缓,苗木参差不齐。修剪病枝的工具要用***铜消毒后再修剪其他枝条,以防jai叉gan染。
冬季已至,天气越来越寒冷,苗木在经历一场秋雨之后开始大量落叶,有的甚至已经出现冻害,那么冬季寒潮来临前该如何保护苗木呢?
苗木易发生冻害的部位有哪些?
根系冻害
根系无自然休眠,抗冻能力较差。靠近地表的根易遭受冻害,尤其是在冬季少雪、干旱的沙土地,更易受冻。根系受冻,往往不易及时发现,如春天已见树枝发芽,但过一段时间,出现突然si亡,大多是因根系受冻造成。
根颈冻害
根颈停止生长晚而开始活动较早,因此抗寒力也较差。另外,由于接近地表,温度变化大,所以根颈易受低温和较大变温的伤害,使皮层受冻(一面呈环状变褐而后干枯或腐烂)。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