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入坑后,每10天~15 天翻动检查一次,严防坑内沙过干、过湿或种子霉变。层积时间45天~60 天。待种子有30%裂口露白即可播种。可以预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对造林绿化的要求已经从春、秋两季,转向一年四季,对容器苗的需要将会越来越多,因而推广容器苗和基质化已成为今后育苗发展的方向。播种前如种子未发芽萌动,应按上法在背风向阳处挖浅坑(30厘米)层积,上覆盖塑料薄膜,或置于室内(20℃~30℃)催芽。
种子催芽采用中温水浸催芽时,将50℃~60℃水倒入容器内,然后边倒种子边搅拌,倒完种子后,水面要高出种子10厘米以上。自然放凉后浸泡24小时,中间换水1次~2次。种子捞出置于室温25℃~30℃环境中保湿,每天冲洗1次~2次。目前我国苗木产业结构正面临转型,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苗木市场总体处于供大于需。待有30%的种子裂口露白,即可进行播种。
园林绿地因其功能、用途、地理环境、气候特点的不同,在树种选配上也各有特点。
一、公园及风景区绿地:其树种选配应尽量丰富多彩,千姿百态。依大、小乔木、大、小灌木、宿根、地被、藤本植物的生态群落模式,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及小气候环境特点配植,充分利用乡土树种及已成功的外来树种,以起到模拟自然、回归自然的良好效果。同时,在树种选配上,还应考虑色相、季相、生长周期等因素,以保持景区良好的观赏效果及长久的生命周期。
二、道路绿地:由于道路上的环境条件比较差,存在yan尘及***气体含量高、路面辐射强烈等因素,所以用于街道绿化的树种,应选用树冠大、荫浓、干性强、抗污染力强、耐修剪、病虫害少、且寿命强的树种,如行道树可采用悬铃木、梧桐、臭椿、垂柳等树种,可起到较好的隔音及滞尘效果。处于道路中间的隔离带,可采用小灌木郁闭种植模式,选用发枝力强、耐修剪、抗污染力强的大叶黄杨、金叶女贞、小叶女贞、月季等植物,以形成枝叶浓密且高度适宜的分隔带,起到较好的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的效果;还可采用抗性强的花灌木如木槿、紫叶李等树种栽植于隔离带,但要注意其视线的通透性和定干高度的选择,同样可起到较好的街道绿化效果。0mg/L+蔗糖20mg/L,2Od左右从芽苗基部直接产生灰白粗壮的根系,生根率72%左右。
列植
指苗木呈行列式种植()。有单列、双列、多列等方式。其株距和行距可以相同亦可 以不同。如在***、疗养院中,可选择栽种的树种有松柏类、黄栌、大叶黄杨、合欢、刺槐、广玉兰等,这些树种分泌的挥发性物质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主要用于道路两旁(行道树)、广场和建筑周围、防护林带、农田林网、水边种植、灌木 花径及绿篱等。如杭州西湖苏堤以无患子、重阳木、三角枫等髙大乔木作为行道树,南京中山 苗木园人口处以银杏作为行道树列植等。
环植
指按照圆的边缘进行种植。有环形、半圆形、弧形以及单环、多环、多弧等富于变 化的形式。常用于花坛、雕塑和喷泉周围,以衬托主景的雄伟;或用来布置模纹图案,有很强的 装饰性。我们应该看到,单一的乔木绿化,花灌木类绿化已经不适应绿化的发展了,我们看到屋顶绿化利大于弊,我们看到他的优势的同时也应该带看到它的不足,努力改进它的不足之处。苗木树种多选择低矮、耐修剪的zheng形灌木,尤其是常绿或具有色叶的种类,如球桧、金黄球 柏、黄杨、1紫叶小檗、金叶女贞等。
自然式配置
无一定的模式,即没有固定的株行距和排列方式。该配置方式自然、灵活并富于变化,能 体现宁静、深邃的气氛。配植方式有孤植、丛植、群植和林植等,适用于自然式园林、风景区和 一般的庭院绿化。如中国式庭园、日本式茶庭及英国式庭园等。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