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向集约化发展
国内苗圃与国nu外苗圃的差距不仅体现在宏观管理方面,而且微观管理也相差很大。
宏观方面,美国***从事农业的仅占***人口的2.8%,大约800万~900万人,从事苗木的就更少了。国内仅山东省从事林木种苗业的就有50万人以上,而且很多是业余的,准入制度不健全、流动性很强、波动也很大。因而整个苗木市场处在一个变动很大的无序状态,市场好时可吸引几十万人,水杉的价格,市场不好时就撤退。国外大多数是职业化的。
在具体的苗圃管理方面,美国苗圃内几乎看不到杂草,从播种、扦插开始,到档案管理,专卖要jing确到每一株苗,而且每一株苗都用竹竿标直,非常细致、集约,水杉,培育出的苗木包括播种苗都非常整齐,这一点值得国内苗圃学习。
绿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苗木生产企业只有进行集约化管理,才能进一步保证和提高苗木质量,确立竞争地位。
目前我国苗木产业结构正面临转型,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 一是苗木市场总体处于供大于需;
■ 二是苗圃种植密度普遍偏大,影响优质苗的生产。
对保护地播种和露地播种而言,播种量要高于留苗量数倍。播种多必然会造成幼苗拥挤,生长空间和营养面积不足,为了保证幼苗成活,间苗刻不容缓。
01间苗,对苗木来说就等于一次***。
间苗可以使苗木间空气流通、日照充足,又能保证苗木生长和营养空间充足。苗木种植过密,会造成苗木高径比、高冠比比例失调,也就是说苗木光长个头,没有粗度,根系也不发达,树冠也很小,这样生长会影响苗木的质量。
有些苗农心疼苗子,不舍得间苗,这就会因为舍不得而造成更严重的损失。无论过密的苗木是否卖得出去,都要间苗、去除,否则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