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天麻是非绿色植物,从栽种到收获,整个无性繁殖过程都在地下进行,因此光照对地下块茎的生长、繁殖没有直接影响,只能间接影响土壤温度的变化。如果在冷凉的地区栽培天麻,增加直射光的照射可提高地温。天麻抽薹出土后(约两个月)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照射,但忌强光,强烈的直射光会引发日灼,危害天麻茎秆,容易导致植株死亡。同时,直射的阳光会加大土壤水分的蒸发,降低土壤湿度,影响块茎的生长。故此时应注意搭棚遮荫,减少直射光的照射。大风仅对抽薹开花的天麻有危害,可以吹折或吹倒花薹,影响种子的产量。因此,出土后的花薹应注意防大风,如给出土的花薹进行绑架等。
一步法种植天麻也称三下窝种植法
11月~12月份,将砍短至15公分左右长的阔叶树枝(如桑树、果树等)或50公分长阔叶树椴木、蜜环菌栽培种、天麻种同时伴栽(俗称“三下窝”)。将椴木砍两排鱼鳞口,间隔10公分砍一个口,在椴木砍口处塞上一块蜜环菌种,并将天麻种尾部紧靠蜜环菌种。可用纯砂或砂壤土填棒间缝隙,盖土后用同法栽上层,窝顶覆土8厘米,穴顶盖10厘米厚一层落叶冬季,天麻处于低温休眠状态,而蜜环菌在6℃即可缓慢地生长,并逐渐寄生到阔叶树枝内,从中吸取营养;三月份,气温回升至10℃以上,天麻开始萌发生长时,已有很多长好的蜜环菌网附其上,供给其充足营养。实践證明,这种栽培方法,简单易学,省工省力,效果不错,每平方米天麻产量可达5~15公斤。采用此法菌种纯度高,用砂覆盖杂菌很少感染,树棒新鲜营养丰富,只要管理得就当可获得较理想的产量。
天麻的功效主要包括治療和保健功效。天麻“主治高血压、眩晕、头痛、口眼歪斜、肢体麻木、小儿惊厥等症”。一些名悘把天麻的功效归结为“三抗、三镇、一补”,即抗癫痫、抗惊厥、抗风湿,镇静、镇痉、镇痛,补虚。天麻在民间被誉为“夜郎神草”,《本草纲目》称“天麻久服可健步轻身”。
天麻是一种极为简化的高等兰科植物。它无根、无绿色叶片,全身没有叶绿素,因此它不能依赖光合作用来制造营养。根也已退化,不能从土壤里大量地吸收无机盐类。
来自天麻之乡的天麻种植户种植技术总结
一、种植天麻的备料及处理。按种植1平米天麻说明:
1,木材。直径4-18厘米(8厘米以上的要一劈两开)、长60厘米的粗棒约10根,新鲜或者砍伐三个月以内的树棒均可用,每根单面砍4道斜口(即鱼鳞口);除开松,杉树以外,其它杂木材都可用,但以青杠,花栗,板栗树以及果树,杨树等为最好。
2,细枝叉。直径0.5-3厘米的细树枝约4公斤。
3,树叶松毛。任何树种的落叶,包括青苔,松杉树的针叶(俗称松毛) 混杂一起的均可用, 用前粉碎或切成小片叶, 需2公斤,用水泡湿即可现用。
4,土质。没有施过农家肥的大田及坡地土,直接用山沙,河沙均可。如选中了当年种过作物的地块,必须深翻30厘米厚才可种植天麻。
5,菌种。蜜环菌枝条菌种1公斤,挖出或者切开瓶底倒出枝条菌,分散成单颗备用。
6,天麻种。约0.5公斤。7,喷水壶。即喷花壶一只。
二、栽种时间及场地选择。山地适宜海拔高度300-1800-2600米,低海拔地区如盆地、平原要求在室内、盖阴棚和地下室、山洞等能遮阳降温的场所。
三、建畦。室内平地面栽培可用砖码成或者木板隔成宽80厘米、高20厘米,长不限的畦池。我们正在拍摄和编辑最新室內箱式栽培天麻的全套技术视频,敬请留意观注。
大田或者山地建斜坡畦,挖深10厘米,宽80厘米,长度不限,利于操作就行,畦与畦间距50厘米,便于挖排水沟和行走。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