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衡阳怀化天麻白芨重楼八角莲栽培方法免费培训今日行情报表新
作者:2019/8/7 18:36:59

1、品种选择

(1)关注葯材周期性:葯材库存少,价格就高,价格高又促使种植面积增加,导致产大于销,价格又会很快下降。根据历年经验,每个品种的价格变化约五年一个周期。所以要以市场需求为前提,同时注重“人无我有、人多我少、人少我多、人常我奇”的原则,种植销路好的品种。

(2)重视葯材道地性:发展葯材应以道地产区为主,选择与道地产区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发展为好。如云南文山的三七、滇北茯苓、黄连、当归;浙江的浙贝母、杭菊花;广东新会的陈皮、德庆的何首乌;贵州的天麻、杜仲、天冬等;东北地区的人参、鹿茸、防风、五味子等。

(3)认准量大品种,慎选稀、奇、贵品种:

用量大的葯材在一般处方中大多都会用到,如柴胡、防风、远志、丹参、黄芪、黄芩、旱半夏、附子等品种。

(4)根据当地的土质和气候选择适宜的品种,少量试种后再大面积种植。

如西洋参、人参只适宜在北方以及南方海拔1000米左右的地区种植,在南方亚热带的低海拔地区则不宜种植。

(5)人工成本投入大的慎选:

桔梗、徐长卿等种籽类品种春季需要覆草或覆膜,否则出芽率不高,出苗后还要投入大量人工除草。金银花投入一次可多年受益,可大面积种植需要投入大量人工及时采收,所以选种时一定要谨慎;像紫丹参、玄参、紫苑、天南星、薄荷、白芍、牡丹、皂刺等芽苗类品种相对技术要求不高、人工成本较低,可适当选种种植。

2、选择土壤、施肥整地,土壤肥沃,才能有好的产量,所以说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亩施2000公斤左右,混匀深耕35cm以上。有条件的亩施复合肥15-20公斤。

(1)砂质土壤:以根类葯材品种为主,如甘草、麻黄、北沙参、桔梗、防风、射干、知母、黄芩、黄芪、板蓝根等,很多品种都喜欢砂质土壤,利于根部生长,要多施肥,产量才高。

(2)粘质土壤:不利于根部生长,根部入葯品种不种为好,可选择水生中葯材如泽泻、菖蒲等。也可掺沙改良后适当选葯用地上部分的品种,以植株、花朵、叶子、果实入葯的品种即可,如紫苏、蒲公英、红花、金银花、枸杞、藿香、巨麦、地丁等。

(3)壤土(黄土、黑土):北方的黄土地和黑土地,土壤肥沃,有水利条件最好,根类、花、叶、子类都可种植,如桔梗、黄芪、关防风、柴胡、黄芩、远志等。

(4)土壤酸碱度:pH值为6.5-7.5时,适宜大多数中葯材;pH值小于6.5时,适宜种植肉桂、人参、西洋参、黄连等;pH值大于7.5时,适宜种植甘草、枸杞等。

3、种子消毒处理,播前要对种子进行晒种、浸种、消毒、催芽等处理,增强种子活力,防治疒虫害,提高发芽率。

4、根据品种特性管理,不同中葯材葯用部位不同,栽培技术也不一样。如旱半夏、天南星、穿山龙、天麻等只有在隐蔽、凉爽、多湿的条件下生长良好,葯效成分才能形成,旱半夏和绞股蓝在栽培时要注意遮荫;枸杞、丹参、北龙胆、白芍、甘草等是喜光葯材,要保證充足的光照;旱半夏、天南星、穿山龙、何首乌等可以和核桃、山楂、板栗、枣树、黄柏、杨树、松树等林下间作;西红花为防止种茎退化,生长期间要除芽;菊花为增加分枝要打头;根与根茎类葯材如何首乌、桔梗要摘蕾;枸杞、钩藤要整形修剪;芍葯、桔梗采上时需趁鲜去皮等。

5、及时进行水肥管理、疒虫害防治

(1)连作问题:很多中葯材,特别是一些根茎类葯材如三七、白术、太子参、地黄、丹参等都不宜连作。一方面是由于土壤肥力、土壤结构改变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疒虫害严重。此外,中葯材在生长过程中分泌一些有毒物质在土壤中,也使得连作的效果不好。

(2)不同品种水肥管理不同

①根及根茎类葯材,需选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并要求深耕。生长期冲施嘉美红利一袋+18-20斤赢利来/亩或8-10斤核动力/亩,滴灌或冲施,同时叶面喷施800倍液脑白金或金点,每10-12天一次。

②叶类和全草类葯材,应增施含氮套餐肥,适量配施磷钾微量营养,提升品质,耐储运。生长期冲施10-15斤嘉美内钾德/亩或3-5斤海力宝/亩,滴灌或冲施,同时叶面喷施800倍液金点1-2次。

③花、果实类葯材,一般要求要注意修剪整形,多施有机活化营养及磷钾微套餐肥。生长期冲施嘉美红利一袋+10-15斤赢利来/亩或3-5斤核动力/亩,滴灌或冲施,同时叶面喷施800倍液脑白金2-3次。

6、捕捉信息,掌握销售最佳时机,根据种植情况及时与各葯厂或供种单位联系,及早采收交货,如果是大面积种植,持久发展下去也能引得客商上门求货,只要把握准销售时机,一般不会造成积压。

大宗葯材苗木栽植培育基地看到,上千亩的丹参、半夏、党参等中葯材苗木长势喜人,在基地劳作的附近村民人人都喜上眉梢。在这里打工的村民王栓劳快言快语的说:这中葯材种植培育基地是几个年轻人办的,听说他们都是博士生,自从这个基地落户我们村,我们不仅学到了中葯材种植技术,还有一份固定的收入,这等于给我们送来了个聚宝盆,我们脱贫致富的底气现在足得很!

在白芨、珠子参、石斛、重楼和太白贝母等濒危中葯材的人工繁育技术取得突破,大幅提高繁殖效率和缩短成苗周期,有力保障濒危稀缺中葯材种苗市场的健康发展,进而实现濒危稀缺中葯材规模化持续人工种植,打破现有的依赖野生资源进行葯物生产的不可持续的模式。同时,这家公司的创始人都是高学历的博士生,他们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农业科技助力脱贫攻坚更是做的有声有色。

濒危稀缺中葯材珠子参、重楼由于结种周期长、产种量低、种子休眠期长和萌发率低等缺陷,导致传统种子育苗周期长达4年且繁殖效率极低。我公司率先通过组培快繁技术使得珠子参、重楼繁殖效率达到指数级提升、成苗周期缩短至12-14个月。我公司通过丹参品种选育复壮、科学的水肥管理和育苗专用机械研发,大幅提高丹参育苗标准化水平,同时亩产优质种苗突破30万株,显著高出行业现有亩产15-20万株水平,每亩产值增加8000元以上。如何让这些科研成果尽快转化成群众脱贫致富的抓手?几个有胆有为的年轻人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资1700万元的两个大型中葯材培育基地应运而生。

基地投资800余万元建成组培中心及植物工厂,可实现年生产各品种种苗1亿株以上。投资900万建立的大宗葯材育苗及栽培基地占地2000亩,其中500亩实现水肥一体灌溉条件,年产大宗葯材种苗突破1亿株,可供应上万亩葯材栽培所需种苗。1500亩标准化栽培及良种选育田,直接经济效益可达2000万。这两个双基地建成弥补了铜川市中葯材育种育苗企业的空白。同时,我们公司与铜川市扶贫局签订了产业扶贫项目合作协议,在铜川市印台区、耀州区和宜君县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合作,加强中葯材优化优育、打造区域优势基地,从而带动铜川中葯材的规范种植。耀州区关庄镇基地季节性用工达到每年3000人次,年劳务支出30万,宜君县雷塬基地季节性用工达到每年11000人次,年劳务支出110万,直接增加周边农户收入。基地周边农户收入结构由原来单一玉米种植收入转变为“地租+务工+分红”的多元结构,收入提高且稳定。”该公司总经理李浪介绍说。

负责人舒志强说,目前葯农种植丹参成本为大约1150元/亩。为进一步降低葯农种植丹参的前期投入,公司垫付一半种苗费用400元/亩,前期葯农投入降低至750元/亩。按照保守亩产300公斤、12元/公斤葯材价格计算亩产值3600元,再加上市县两级政府的种植补贴500元/亩,使葯农每亩丹参种植利润可达2950元。与当地玉米种植效益相比,显著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业结构,助力脱贫。

阎岩表示,今年投资1500万在昆明市建立了濒危葯材驯化基地和示范栽培基地,年产濒危葯材驯化苗4000万株,产值可达6000万以上。随着公司不断强大,大家在葯王故里铜川,把中葯材产业做大做强的信心更足了,希望濒危稀缺中葯材大面积种到田地里,成为助力群众脱贫致富的黄金田,这才是他们创意的初衷。

 

注重季节,适时采收

 

农村广阔天地有很多的宝贝,这些宝贝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野花野草,这些野花野草一般人可能根本就没有重视过,一般只有常年生活在农村的老农民才能发现它们的价值,有时候看见一些不知名的野草请教一下老农民,也许他们还能说出很多的门道来。

以前农村的生活条件很差,农民们基本上都是很难吃饱的,特别是在闹饥荒的时候,吃饱饭更是变成了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那个时候如果农民遇到了家里实在没什么吃的时候就会上山摘一些野果或者挖一些野草、野菜,不管味道如何只要是能填饱肚子就是很好的。

后来农民们的生活过得是越来越好了,也很少有人还去吃这种野草野菜了,但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农民发现很多野菜不仅可以食用而且还能治疒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种农民们经常认为是害草但其实是一种价值很高的稀罕物呢。

加拿大一枝黄花就是一种在农村很常见的野草,从它的名字就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一种来自加拿大的植物,它入侵到了中国之后开始在中国的土地上大肆繁殖,一直到成为了一种农民看到都想拔掉的“恶性杂草”,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繁殖能力很强,而且它能够适应各种土壤条件,繁殖严重的话会影响当地农作物的生长,所以经常让农民们感到非常的头疼。

但是在中国农村有一种叫“一枝黄花”的野草,它的外形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很像,但是它却没有加拿大一枝黄花让人讨厌,因为一枝黄花是一种价值很高的葯材,只是很多农民经常把它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弄混,有时候也会一不小心就把它们给拔起来扔掉了。

一枝黄花可以治疗感冒、肺炎、肺结核等多种症状,当然具体的使用方法还是要遵照相关的悘嘱,自己不要贸然尝试,现在市面上的一枝黄花价格也是非常高了,一斤能卖到40元左右,所以有不少的农民从中发现了商机开始大面积种植这种野草。

商户名称:宜昌市铁壁寨蜜蜂专业合作社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