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6250.5498千帕压力下,把二氧化碳冷凝成无色的液体,再在低压下迅速凝固而得到。
有关干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23年英国的法拉第和笛彼,他们液化了二氧化碳,其后的1834年德国的奇络列成功地制出了固体二氧化碳。但是当时只是限于研究使用,并没有被普遍使用过。
干冰基本信息
分子量:44.01
与水的溶解度为 1 :1
密度(固态):1560kg/m3(-78℃)
沸点:-57℃
熔点:-78.5℃
三相点-56.6℃ 5.17*10^5帕斯卡
临界点31℃ 7.37*10^6帕斯卡
无色无味气体。
溶于水(体积比1:1),部分生成碳酸。
液体转化为气体比率 8.726SCF(气体)/LB (液体-17.8℃,压力21kg/cm)
液体转化为固体比率 0.46(-17.8℃)0.57(-48℃)
干冰也称固体二氧化碳(co2),极易挥发,升华为***、无味的,比固体面积大1000倍的气体二氧化碳。
所以干冰不能储存于密封性能好、体积较小的容器中,很容易暴炸。
要让干冰放在空气流通好的地方,让干冰挥发产生的气体释放出去,这样才安全。
储存干冰要用专用的储存箱,但价格不菲,一般家庭没有专用的箱子,可以用普通的泡沫箱子来存储。
另外,如非必要尽量不要把一块完整的干冰切成小块或颗粒状,切成小块的干冰会比一整块的干冰更容易升华。
干冰不要的放在冰箱或冻库。
因为如果将干冰未经包装就直接放在冰箱或冷库,冰箱或冷库的温度调节器会误以为温度太低而被关闭,这将折损冰箱的寿命。
当然若是在停电的情况下干冰会使冰箱或冷库维持在良好的低温之下的,但挥发出去的二氧化碳气体太多也会引起冰箱。
块状干冰体积大,不会损耗的太快,所以一般,没人用,但是如果块头太大使用起来不够灵活,但如非必要,不要块状干冰切成几份,因为块头越小损耗越大,这样就会减少保存的难度。干冰如时光流失,时间就是金钱,所以物流运输时选择时一般都挑块状的规格做保鲜剂,就可以为您省钱了。
任何一种东西只有适用才是好的,不能生搬硬套,因此我们选择干冰规格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干冰形状,既要保证产品的效果,又能节约成本才是终的。提高干冰的使用价值,化的利用不同规格干冰,使其优点被充分的挖掘出来,应用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促进社会的发展是每个干冰生产厂家的责任。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