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国外的农业科技公司和***对智慧农业的重视高于我国,另外在技术应用等都超过同时代的中国。一些起步较早的***,政策支持、科技研发、创新科技应用方面都早已大规模展开并快速发展。
以日本为例,早在2004年,农业物联网被列入日本***计划。当时日本总务省提供U-Japan计划,其核心是力求实现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相连,在未来形成一个人或物均可互联、无处不在的网络社会,其中就包括了农业物联网技术。结合测土配方技术,根据作物生长期的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精准施肥,***终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达到改善土壤的作用。此外,日本智慧农业还以农业物联网为信息主体源,普及农用机器人,预计2020年农用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0亿日元。
目前,中国农业的经营者都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经营方式,这导致中国农业生产的分析性。即使大型合作社或农场,还是“自发”模式***发展。
因此,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导致中国农业经营成本上升,整体效率不高。尤其智慧农业的推广和应用之后,依然提高不了整体效率,反而导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3、人才缺乏
智慧农业是一个技术型行业,操盘者需要懂互联网、懂技术,否则寸步难行。
从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规模农业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包括本户生产经营人员及雇佣人员)1289万人,其中女性609万人,年龄35岁及以下的272万人,年龄在36至54岁之间的751万人,年龄55岁及以上的266万人。
其实,土地的规模化或者集约化为智慧农业的场景提供条件,为智慧农业“放开手脚”创造机会。
我们也看到,近几年,***推行土地确权和三权分置等政策,为土地规模化带来新机会。
业内人士指出,若针对农户个体,智慧农业基础设施成本高,购买机械设备的成本高,对农户的信息化技术培养成本高。由于农村土地的分散化与区域化等特征,产业链整体效率偏低,智慧农业需要将土地集约化和农业科技化。
通过电脑操控,不仅可以自动控制棚室的温度、湿度,还实现了水肥一体化的自动定量供给、蔬菜病虫害远程诊断等,立体化、多功能、全1方位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大显身手。控制室中放着一台电脑,屏幕上,每个温室大棚里的温度、空气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土壤水分的数据都在实时更新着。富德蔬菜***合作社位于湖北省咸宁市,种植瓜果类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规模56亩。每个棚该不该通风、啥时候浇水施肥、用多少量,都可以通过这些数据来判断。
温室内,除了智能温室物联网采集1器、传感器,还多了几个温控探测头和一个水泥池子。那是肥料池,当蔬菜需要水和肥料时,控制室的计算机会根据数据发出指令,并显示在功能舱内。通过在功能舱中操作滴灌按钮,农民可以根据农作物的需要实现水肥的综合利用。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