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德国在农业技术上的投入,可谓大手笔。
德国在开发农业技术上投入大量资金,并由大型企业牵头研发“数字农业”技术。据德国机械和设备制造联合会的统计,德国2012年在农业技术方面的投入为54亿欧元。
法国、荷兰、以色列等***的智慧农业普及率也非常高,同时,***在资金投入上也占有大的比重。
业内人士指出,智慧农业总体来说就是一个由***发起的自上而下改革的过程,农民在缺少基础的信息、技术的情况下,需要***的支持引导。
可但是,目前,在我国智慧农业存在一是资金制约严重;二是农用传感器缺乏;三是设备不接;地气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农业科技公司要去解决的,更需要各级***机构发力。
其实,我们刚刚谈到,智慧农业是一个***的民生工程。因此,顶层设计非常关键。尤其是,政策支持。
从2015年-2019年5年间,***在智慧农业的政策和扶持上“力度特别大”,其中发布包括“信息进村入1户”、“互联网 ”、“农民手机应用培训”、“农业大数据”、“农业信息化”、“数字农业”等10多个政策文件。
然而,我国的智慧农业依然还处在“雷声大、雨点小”窘况,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我们认为有3个:土地不集中、***分散、人才缺乏。
我们也看到,近几年,***推行土地确权和三权分置等政策,为土地规模化带来新机会。
业内人士指出,若针对农户个体,智慧农业基础设施成本高,购买机械设备的成本高,对农户的信息化技术培养成本高。由于农村土地的分散化与区域化等特征,产业链整体效率偏低,智慧农业需要将土地集约化和农业科技化。
因此,针对土地进行规模化管理,再用“科技手段”和“精耕细作管理”逐步实现农业科技化。和***或者合作社合作,是因为这类群体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又和中小农户关系密切,只要教会了他们,就教会了一整片区域的农户。科技人才的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45岁以下的科技人员62人,占科技人员总数的67%。对农田统一管理又为智慧农业设施建设打下基础,以便于大规模地实现农业科技化。
但,未来还得靠创新和商业模式的重构。
其实,土地的规模化或者集约化为智慧农业的场景提供条件,为智慧农业“放开手脚”创造机会。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