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丝黑穗病是 70 年代初我省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当时推广的杂交种如嫩单 3 号 、4 号、5号,佳木斯收购玉米,龙单 1 号、5 号等品种不抗玉米丝黑穗病, 其种植面积***i高时占生产种植面积的 50 %以上 。感病杂交种的大面积种植导致玉米丝黑穗病大流行, 使玉米生产遭受严重损失 。随着抗玉米丝黑穗品种的应用和化学药剂的使用,代理收购玉米, 到 80 年代中期 ,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率控制在 1 %~ 2 %。 90 年代以来 , 丝黑穗病,再度流行, 2001 年玉米丝黑穗病中等偏重发生,2002 年全省玉米丝黑穗病特大发生。双城、阿城 、宾县、肇东、肇源 、肇洲等市县玉米主产区调查结果表明, 50 多个品种, 均有玉米丝黑穗发生 l,发病程度因地块和品种的不同而异 ,平均发病率为 15 %~ 20 %,严重地块达 60 %以上, 甚至绝产。严重发病的品种有白单 19 、龙单 19 、吉单 197 。发病面积之广, 危害程度之大是历来所不曾见的
按子拉形态与结构分类 根据子粒有无稃壳、子粒形状及胚乳性质,可将玉米分成9个类型。
(1)硬粒型:又称燧石型,适应性强,耐瘠、早熟。果穗多呈锥型,子粒顶部呈圆形,由于胚乳外周是角质淀粉。故子粒外表透明,外皮具光泽,且坚硬,多为***。食味品质优良,产量较低。
(2)马齿型:植株高大,耐肥水,产量高,成熟较迟。果穗呈筒形,子粒长大扁平,子粒的两侧为角质淀粉,***和顶部为粉质淀粉,成熟时顶部粉质淀粉失水干燥较快,子粒顶端凹陷呈马齿状,故而得名。凹陷的程度取决于淀粉含量。食味品质不如硬粒型。
(3)粉质型:又名软粒型,果穗及子粒形状与硬粒型相似,但胚乳全由粉质淀粉组成,子粒乳白色,大量收购玉米地方,无光泽,是制造淀粉和酿造的优良原料。
(4)甜质型:又称甜玉米,植株矮小,果穗小。胚乳中含有较多的糖分及水分,成熟时因水分蒸散而种子皱缩,多为角质胚乳,坚硬呈半透明状,多做蔬菜或制罐头。
(5)甜粉型:子粒上部为甜质型角质胚乳,下部为粉质胚乳,世界上较为罕见。
(6)爆裂型:又名玉米麦,每株结穗较多,但果穗与子粒都小,子粒圆形,顶端突出,淀粉类型几乎全为角质。遇热时淀粉内的水分形成蒸气而爆裂。
(7)蜡质型:又名糯质型。原产我国,果穗较小,子粒中胚乳几乎全由支链淀粉构成,不透明,无光泽如蜡状。支链淀粉遇碘液呈红色反应。食用时粘性较大,故又称粘玉米。
(8)有稃型:子粒为较长的稃壳所包被,故名。稃壳顶端有时有芒。有较强的自花***性,雄花序发达,子粒坚硬,哪里收购玉米,脱粒困难。
(9)半马齿型:介于硬粒型与马齿型之间,子粒顶端凹陷深度比马齿型浅,角质胚乳较多。种皮较厚,产量较高。
玛1雅人的圆形太阳历中,就是以太阳的位置和玉米的种植将一年划分为9个节气。人们辛苦一年后***愉快***欢庆也是***轻松的日子,是在第二个叫做“成熟”的节气,相当于8月2日,这是玉米开始成熟的时候,也是人们开始享受嫩玉米的时节。印第安人在收获玉米之后,要围着大堆的玉米举行***仪式和欢庆活动,如用羊羔、饮料祭祀玉米神等。这样的欢庆活动要持续一个月,直到玉米全部收获完毕。就是在农村其他节日中,玉米也是作为不可或缺的吉祥物被摆上祭坛供奉,有时人们还用五彩玉米粒组成***画面或用来占i卜。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